北戴河会议揭示中共权力新格局:习近平时代的挑战与变革

editor

8 月 4, 2025

8月3日,中共高层的北戴河暑期休假正式拉开帷幕,政治局常委蔡奇前往北戴河慰问专家,标志着中共高层进入了一个新的政治时刻。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这一传统活动往年多以休假为主,今年的北戴河会议却可能具有实质意义,尤其是在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背景下,涉及习近平时代后中共权力的重新分配。

根据中共官媒的报道,蔡奇是“受习近平委托”前往北戴河,同行的还有中组部部长石泰峰及国务委员谌贻琴。这一行程的公开活动,意味着中共高层的“北戴河时间”已然开始。

8月1日,中共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宣布,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将在8月4日至15日休会,8月18日恢复,这一安排也与北戴河的活动相呼应。在过去的惯例中,中共高层多在每年7月底至8月初期间聚集北戴河,进行休假或会议,通常由掌管党建或人事的高官慰问专家,蔡奇的现身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旅美时事评论员唐靖远指出,北戴河会议的性质在江胡时代有所变化,变得更加务虚。彼时的中共元老能够在此期间实质性参与决策。然而,习近平在掌权后,借鉴了胡锦涛“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教训,进一步封堵了元老干政的可能性,使得北戴河的意义似乎更多地偏向于休假而非政治决策。但今年的会议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习近平权力受限的背景下。

唐靖远进一步分析说,当前中共高层的政治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的权力被削弱,军队内部的“习家军”面临清洗,中央军委发布通知要求“肃清”相关的“余毒”。这些因素使得今年的北戴河会议成为关键时刻,决定着中共未来的走向。

自中共二十大以来,军队和军工高层已有数十人被查,其中包括两任国防部长和多位军委高层。同时,在即将到来的中共四中全会前,关于古老权力斗争的传闻再次浮出水面,外界对习近平接班人的猜测也层出不穷。

唐靖远认为,今年的北戴河会议与10月的四中全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按照中共政治的惯例,许多重大决策往往在小型会议上先行讨论,四中全会则是施行这些决策的正式场合。因此,北戴河会议的讨论内容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四中全会的决策。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的研究员沈明室补充道,如果北戴河会议召开,讨论四中全会人事安排等细节问题是很有可能的。然而,外界很难对此做出准确判断。他指出,历史上关于北戴河会议的传言层出不穷,包括各种“逼宫”传闻。今年的关键在于胡锦涛、温家宝、王岐山等元老是否会出现在北戴河,尽管无论出席与否,元老们对习近平的压力始终存在。

在这一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中共的未来走向以及习近平的权力地位都将受到严峻考验。北戴河会议将成为观察中共高层权力分配与政治生态变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