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因要求商户更换广告牌匾底色而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当地城管部门以“城市规划”为名,强制商户不得使用红色、蓝色和黑色,甚至出现医院红十字标识被拆除的荒诞情景。这一措施迅速被网民戏称为“颜色恐怖”,并引发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商户们表示,他们接到的只是口头通知,根本没有看到任何正式文件。许多商户被迫将标志性的红色招牌改为绿色或灰色,导致顾客误认这些店铺为“山寨店”。在这一过程中,商户们不仅要承担改色的成本,甚至有的门店在反复折腾中选择了恢复原色,却面临城管的再次干预。
在公众的强烈反响中,三河市当地政府却未能及时作出回应,进一步激起了民间的不满。许多人质疑,为什么相关负责人对此事件沉默不语,且官方通报中对公众关注的关键问题只字未提。
直到4月14日,廊坊营商办才对此事作出回应,表示早在4月8日已发出工作提示函,要求三河市纠正禁用三色招牌的错误。然而,官方的处理似乎并未平息公众的怒火,4月15日,廊坊市通报称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并要求全面整改,但仍未明确具体责任人。
网络上,网友们纷纷发声,质疑红、蓝、黑三种色彩为何被禁用,这一决策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及其背后的决策过程是否透明。博主齐丹事件录指出,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商户的经济利益,还严重打击了政府的公信力。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城市治理理念背道而驰,显然不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看,三河市的广告牌事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颜色禁令,更是对地方治理能力和决策透明度的一次考验。如果类似的荒唐决策得不到有效遏制,未来可能会在其他地区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