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持续低迷、消费信心疲软的背景下,上海一间名为“塘湾饮食店”的小面馆因其独特的菜单组合而意外走红。这里的阳春面仅售3元,而一杯飞天茅台却要48元,这种强烈的价格反差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前来“打卡”,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这一现象的起因源于一位拥有800多万粉丝的B站UP主“盗月社食遇记”发布的视频,记录下了该面馆的独特菜单:除了3元的阳春面,还有1元的荷包蛋、5元的葱油面、4元的美式咖啡(无限续杯),以及48元一杯的飞天茅台。值得一提的是,店主黄先生确认所售茅台为正品,并表示:“整瓶太贵,不如按杯卖,让大家在承受范围内尝一口。”他坦言,这种搭配实际上是一种情绪释放,“吃3块钱的面也可以配茅台,有种呐喊的感觉。”
在接受采访时,浙江一所大学的大四学生宋爽(化名)表示,面馆的反差定价打破了奢侈品的高门槛,满足了普通人对茅台的猎奇心理。在高房价、高物价的压力下,喝一口茅台成为一种象征性的“阶层跃迁”,虽然现实并不会因此改变。她补充道,正因为“喝不起整瓶”茅台,人们转而追求“尝一口”的心理满足,既是一种解压方式,也是一种自嘲。
随着视频的爆红,塘湾饮食店的客流量迅速攀升,甚至有人从深圳专程飞来“打卡”,在品尝完面条和茅台后立即返程。北京一所高校的社会学者苏毅(化名)指出,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代中国城市年轻人的消费焦虑。许多人虽然喝不起整瓶茅台,但尝一口就像拥有了生活的一部分体面感,这是一种“精神自救”的行为,人们在可负担的范围内寻找象征性的尊严。
苏毅分析认为,这种错位消费背后反映了阶层流动停滞带来的心理补偿机制。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清楚,上升通道被制度堵塞,他们只能通过消费行为模仿“跃迁感”,以寻求心理安慰。
据悉,塘湾饮食店的常客包括外卖骑手、快递员、保安与清洁工等务工者,以及附近的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群体。店主黄先生曾表示,餐饮部分几乎不盈利,主要依靠其他服务维持运营,偶尔连茅台都无人问津,他自己还会喝一杯。
“塘湾饮食店”自2019年开业以来,曾因家庭原因暂时歇业,于2024年底重新开张。黄文先生曾将店铺定位为“社区实验室”和“培训教室”,旨在为顾客和雇员提供交流与技能学习的空间。然而,近期的流量激增让原本的“为底层服务”理念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拍照打卡者涌入,稀释了原有的顾客群体。
浙江某大学的前讲师黄敏(化名)指出,尽管店主倡导“社区实验室”“共享空间”等理念,但现实中已被流量经济裹挟。她表示:“面馆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地标,但流量带来的不是长期支持,而是短期躁动的客源与不稳定的运营压力。”此外,她还提到,许多融合公益与商业的空间最终要么陷入审查困境,要么在流量面前失去本色,尽管“打工人喝茅台”的故事看似暖心,但更多时候却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素材。
有网民留言称:“真正的奢侈品,不是茅台,而是社会的公平与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