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的多个住宅小区发生了严重的“门禁瘫痪”事件,导致超过1700个“智慧门禁”系统失效,楼道门24小时敞开。这一突发情况引发了居民的广泛恐慌,暴露出地方政府在资金管理上的困境,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
在万馨佳园小区,8月4日的情况尤为严重。小区内大多数楼道门都被打开,物业为防止门自动关闭,不得不采取用石块抵着或者用绳子绑住门把手的措施。居民们深感生活与安全防线的双重失守,门禁失效后,小区内陌生人频繁出入,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随着门禁系统的失效,小区的安全隐患急剧增加。监控视频显示,许多穿着随意的陌生人毫无顾忌地走进楼道,既没有登记,也没有任何人阻拦。这种情况使得盗窃风险大幅上升,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有居民反映,盗窃案件频发,某小区一楼的李女士家中就遭遇了盗窃,失去了一些贵重首饰和现金。她回忆道:“那天晚上我们都在家,早早就睡了,第二天醒来发现客厅抽屉里的首饰不见了,家门也没有被撬的痕迹,估计是趁着门禁坏了,小偷直接从楼道进来的。”此外,小区内的电动车也频繁被盗,居民们心生恐慌。
万馨佳园小区的汪先生指出,之前的门禁系统设计相对智能,除了刷卡开门外,居民还可以通过输入预设密码或拨打电话来开门。然而,几周前,门禁系统突然失效,居民们无法通过密码或户号进入,物业无奈之下只能将门打开抵着,进行逐一断电处理。
与此同时,新德佳苑小区的楼道门同样处于敞开状态,门禁瘫痪的原因引发了居民的质疑。物业经理表示,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了维保企业,但得到的答复却是“门禁的维保合同已到期”。这些门禁系统自2017年由政府资助安装以来,物业方面并未参与维护,只负责报修。
事实上,这些门禁系统的失效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困境。川沙新镇的负责人表示,政府在过去几年里承担了大量的维保费用,但由于维保企业的响应不及时,居民投诉不断,令政府陷入被动。因此,镇政府决定不再为这些门禁续保。
更令人担忧的是,维保合同到期后,门禁系统连基本功能都无法正常运作。居民们提到,原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的小程序,如今也无法使用,这无疑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
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小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更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物业管理上的诸多挑战,亟需引起重视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