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经济寒潮来袭:街头冷清与企业裁员成常态

editor

9 月 27, 2025

近年来,上海这座曾经光彩夺目的国际大都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挑战。在持续下行的经济形势下,街道的冷清景象愈加显著,企业裁员潮也在不断蔓延。市民们纷纷感受到经济压力,商铺关门的现象在大街小巷中频繁出现,就连市中心的繁华商圈也难以恢复往日的热闹。

社交媒体博主“老王”分享的一段视频中,几位市民在空荡荡的商场内拍摄,令人震惊的是,不少人竟然在地上排成一排,露宿街头的现象也愈发明显。上海著名的豫园城隍庙,曾是游客如潮的景点,如今人流量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约三分之二,市民宋先生表示,“午餐高峰期整条街几乎没有顾客进店”,而那些有流量的地方,消费的人数也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只是打卡拍照,并未真正消费。

另一名市民感慨,原本热闹的长乐路如今几乎无人光顾,街边的餐饮店也纷纷面临倒闭的风险。随着经济环境的恶化,许多行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市中心的商圈也难逃消费崩溃的命运。

餐饮业同样受到重创,许多老牌餐馆无法维持经营,曾经排队的网红店如今也贴上了转让的通知。经营服装店的女店主坦言,自己店铺的生意惨淡,甚至有相邻的商家在考虑是否继续支付明年的房租。她不禁发问:“今年九月份的产业都惨成这个样子了吗?”

面对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与日益沉重的房贷压力,市民们感到无比焦虑。有人表示,自己的工资难以覆盖房贷和生活开支,甚至感受到被裁员的恐慌。经济学者王德培在一段网络演讲中指出,“中国街道的时代已经结束”,他认为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经济低迷,更是消费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

不仅是零售和餐饮,上海的国有企业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近期,申通地铁集团启动了裁员计划,涉及约2000名员工,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员工。此消息虽未得到官方确认,但引发了广泛讨论。与此同时,上海建工也传出裁员消息,预计年底前将员工人数从1.4万人减少到8000人以内。

新冠疫情后,浦东机场的客流量大幅下降,近日有传言称计划裁员8000人,尽管尚未有正式公告,这一消息也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

在这样的经济寒潮中,上海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市民们只能在压力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