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北地区的高温天气引发了广泛关注。自6月23日以来,东北多地气温持续攀升,部分地区的地表温度竟高达65℃。在这种极端气候下,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无处可避”的困境,宿舍缺乏空调和风扇的状况让他们在酷暑中难以入眠。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黑龙江省的高温将持续至6月28日,预计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超过30℃,甚至部分地区将飙升至35℃至37℃。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无奈与不满。一位来自湖南的家长透露,他的儿子在吉林大学就读,宿舍内的电力在晚上11点半统一断电,这让学生们在酷热中更加苦不堪言。
许多学生被迫在宿舍走廊或户外露台上打地铺休息,甚至出现了为了能在空调房间过夜而前往周边酒店的现象。然而,这些酒店也因人满为患而无房可住。沈阳的一名学生董同学表示,尽管学校开设了浴室,但仅在早上8点到晚上10点15分开放,无法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在哈尔滨,情况同样严峻。东北林业大学的林同学提到,学校图书馆和食堂都没有安装空调,许多男生晚上只能在地上铺睡垫。为了缓解酷热,他甚至购买了风扇,但在半夜仍被热醒。
视频显示,哈尔滨工程大学和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学生也在夜晚纷纷选择在楼下空地和天台上打地铺。面对这样的困境,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工作人员坦承,学校内确实有学生在操场上过夜,但关于安装空调的决定尚未作出。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关注,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学校应考虑安装空调,或者至少不要在高温时段断电,以便学生们能够使用风扇降温。此外,有学生指出,留学生公寓内早已安装空调,反映出学校在资源配置上的不平衡。
当前,东北高校的高温考验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质量,更引发了对校园基础设施及管理政策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