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公安部招聘网络巡查员,引发舆论和学者关注

editor

9 月 1, 2025

近日,中共公安部的一个直属科研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因在招聘平台发布“互联网违法信息巡查岗”的招聘信息而引起广泛关注。该岗位的月薪范围在人民币七千至一万二千元之间,涉及到网络安全和舆论监控的职责,令学者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根据网络上流传的招聘简章,该岗位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侦中心的人力资源部门发布,工作地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复兴门。招聘信息指出,巡查员需要主动监控网络中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或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违法信息,随后对其进行甄别、分类、统计和研判,并形成报告上报主管部门。

河北石家庄的网络工程师赵志(化名)表示,他已经注意到这一信息,并认为公安部正在加强网络反颠覆的措施。今年上半年,为了配合九三阅兵的安保工作,当局就曾从街道办抽调大学生担任网络巡查员,工资根据熟练程度起步在一万元左右。

赵志进一步指出,网络监控的力度正在加大,尽管许多行业面临裁员,舆论监测领域却依然人手不足,因此需要扩招。他还提到该岗位的薪资在当前就业环境中属于中等偏上。

该招聘信息强调应聘者需具备本科学历,法律、新闻学、计算机等专业优先,并要求通过英语四级考试或具备同等水平。此外,公告特别要求应聘者政治立场坚定、支持党的政策,并需无违法犯罪记录,能够接受排班或轮班工作。

从事网络数据安全研究的学者冯先生表示,“互联网违法信息巡查员”可能是一种新的职位分类,尽管目前尚未在官方职业目录中出现,但其职能与“网警”有很多相似之处。他认为这一岗位的出现反映了公安和网信系统在网络内容审查上的分工正在进一步细化。

然而,记者查阅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官方网站发现,近期公布的正式招聘公告并未提及“互联网违法信息巡查岗”。该公告显示,该所正在招聘16个岗位,共计24人,涉及研发、安全检测和法务等专业,均为人民警察编制,录用程序包含笔试、体检、面试和政治审查等公开环节,强调的是科研和技术人员的招聘。

观察人士分析,曝光的招聘信息可能属于临时或内部需求,通过第三方招聘渠道发布,而非正式的公开招聘体系。这一情况也引发了对该岗位合法性的关注。

消息曝光后,不少网民对这一岗位表示担忧,认为其可能成为扩大监控范围的工具,进一步压缩有限的言论空间。一名信息安全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从职责描述来看,这一岗位基本上是官方版的内容审核员,区别在于民间平台的审核员服务于商业利益,而此岗位则直接服务于国家安全体系。

根据公开资料,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警务科研领域的重要机构,拥有上千名科研人员,研究方向涵盖网络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电子取证等。近年来,随着网络舆论治理力度的加大,该所不断扩展在网络安全和舆情研判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此次“互联网违法信息巡查岗”的曝光,显示出北京在推进网络信息监管的制度化与职业化。观察人士指出,这一趋势可能在强化网络安全的同时,也带来言论空间收缩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