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异议人士因表达不同意见而遭受迫害的现象屡见不鲜。陈西和董洪义两位退休人士的经历,深刻反映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两人在经历了漫长的监禁后,面临养老金被扣发的困境,生活陷入窘境。
陈西,原名陈友才,年届71岁,来自贵州的民主活动人士。他曾因声援1989年六四事件而被关押三年,随后因为公开要求中共平反六四而被判刑十年,直至2005年出狱。2011年,因在境外网站上发表煽动性言论再度被判刑十年,累计获刑23年。
出狱后的陈西表示,自2021年11月出狱以来,他领取的养老金仅维持了两年便被停发。尽管在他入狱期间,家人补缴了220个月的社保费,按照规定他本应从2022年8月起每月领取1663.82元的基本养老金,但地方社保局却以他在服刑期间的缴费年限不足为由,拒绝发放养老金。他无奈地指出:“中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尽管我交了18年社保费,因坐牢而被取消。”
在生活陷入困境之际,陈西不得不依靠家人和朋友的资助。他已向贵州省社保厅等相关部门投诉,但至今未收到任何回复。与他有相似遭遇的异议人士并不在少数,辽宁的王文江、北京的徐永海、山东的张世军等人,也在养老金被停发的困扰中挣扎。
79岁的董洪义,曾是河北邯郸钢铁集团的退休工程师。因在中共二十大上提出修改党章及防止个人崇拜的建议,他于2022年底被判刑一年六个月,2024年3月出狱后,社保中心同样停止了他的养老金,并逐月扣回之前发放的金额。他愤怒地表示:“这是对我政治和人身的迫害。”邯郸的公检法还对他的家人及微信网友进行骚扰和恐吓,试图孤立他。
董洪义强调,退休金是自己劳动所得的回报,属于个人私有财产,政府随意侵犯个人财产的行为是违反宪法的。尽管经济拮据,他仍坚持维权,上诉并聘请律师进行行政复议,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他坚决表示:“我本身就没有犯罪,完全是因言获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将与他们抗争到底。”
这些案例揭示了中国社会中异议人士的艰难处境,反映出他们在追求自由与尊严中所面临的重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