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推出吹哨人奖励制度,专家警告风险与挑战并存

editor

10 月 6, 2025

中共最近发布了关于“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的征求意见稿,首次将举报者的称谓更改为“吹哨人”,并将每个案件的奖金上限提高至100万元人民币。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专家们的广泛讨论,他们指出在缺乏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及有效监督的社会舆论下,吹哨人在中共体制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依然巨大,制度的有效运作仍存疑虑。

根据官方媒体的报道,此次新规由中共证监会与财政部共同制定,基于2020年出台的《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工作暂行规定》。新规明确将严重破坏证券市场秩序、危害金融安全以及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大案件纳入奖励范围,奖励条件也由罚没款金额的10万元提升至100万元。此外,匿名举报者以及在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吹哨人,如符合条件,也将获得奖励。

新规还将奖励金额从罚没款的1%提升至3%。对于提供重大违法线索的举报者,奖金上限也从10万元提高至50万元。而若所提供的案件线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或涉案数额特别巨大,甚至举报人是内部知情者,则每个案件的奖金上限均统一提升至100万元。

台湾南华大学的教授孙国祥指出,此次吹哨人制度的推出反映了当局对金融稳定的高度焦虑。在经济增长放缓和地方财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通过打击金融犯罪获取罚款收入,或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财政补充手段。然而,在中共的政治环境下,吹哨人制度也可能被用于打击特定的资本集团或政治对手。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表示,国际上普遍存在吹哨人制度,中共此举意在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面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稳定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需求愈发迫切。

尽管新规强调了奖励机制,但专家们对吹哨人的人身安全、职业生涯以及家庭保护等方面的保障提出了质疑。在缺乏独立司法和新闻监督的环境下,吹哨人显得格外脆弱。孙国祥指出,如果举报对象是当权者的保护者,举报线索往往会被忽视,吹哨人则可能面临被指控诬告的困境。

王赫也表示,中共内部的利益争夺异常残酷,担任吹哨人的风险时刻存在。要保障吹哨人的安全,必须依赖独立公正的司法和有效的社会舆论,但这在当前的中共社会中几乎不可实现。

一些海外网友联想到新冠疫情期间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他因向外界发出警告而遭到当局的打击,最终不幸去世。孙国祥认为,李文亮无疑是广义上的吹哨人,他的遭遇深刻揭示了在中共体制下,吹哨人所面临的巨大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