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在美国总统川普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正式生效后不久,中共市场监管机构宣布对谷歌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展开调查。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对美方关税措施的回应,同时也引发关于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市场布局讨论。
调查谷歌被指象征性反击 实际影响有限
尽管谷歌2010年已退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但仍在中国运营部分业务,如全球广告服务、云计算和企业解决方案,并在北京、上海、深圳设有办事处。然而,分析人士认为,中共此次宣布调查谷歌更多是象征性报复,难以对谷歌造成实质性影响。
-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绣雯指出,中共的行动更像是一种对美关税政策的回应,但考虑到谷歌早已被中国封锁,此举的实际制裁效力不大。
- 硅谷资深通讯工程师钟山认为,中共选择谷歌作为目标,可能是因为缺乏更有力的反制措施,意在营造一种“中方也有还击手段”的氛围,但不会对谷歌造成实质损害。
调查与华为有关? 或借机推动鸿蒙发展
消息人士透露,中共早在2019年便考虑对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但该计划被搁置,直到2023年底才重新提上议程,而这恰逢川普总统宣布可能对华加征更高关税之际。
- 2019年华为因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失去谷歌安卓系统授权,导致其海外市场大幅下滑。
- 华为随后推出鸿蒙系统,试图打造自主生态,但仍面临应用兼容性和市场接受度问题。
- 有分析认为,中共此次调查谷歌,或许是为了进一步推动鸿蒙系统的普及,试图削弱安卓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鸿蒙难以撼动安卓市场地位 技术差距仍然存在
尽管中共长期推动国产替代战略,但鸿蒙系统要挑战安卓仍然困难重重。
- 安卓系统仍然是中国市场的主要手机操作系统,即使华为大力推广鸿蒙,国内大部分安卓用户仍未全面转向鸿蒙生态。
- 华为芯片技术仍受制于美国制裁,即便鸿蒙系统能够独立运行,其设备性能和软件生态仍然受限。
- 谷歌在AI、云计算、应用生态方面的领先优势,使鸿蒙短时间内难以追赶,更难以在国际市场立足。
钟山分析,虽然中共可能希望借调查谷歌来打压安卓的市场影响力,但鸿蒙技术不够成熟、开发者生态不完善,即使短期内能在政策支持下提高市场份额,长期来看仍难以挑战安卓的主导地位。
科技战持续升级 但中方难有更强反制措施
目前来看,中共调查谷歌的实际影响有限,即便最终采取强硬措施,也难以真正改变市场格局。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共希望通过扶植华为提升自身技术主导权,但在短期内仍面临诸多挑战。
钟山表示,美国在专利、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关键领域仍掌握核心技术,如果中共选择对谷歌采取更严厉的行动,可能引发美方更严格的技术封锁,最终对中国产业链造成更大影响。
综合来看,中共对谷歌的调查更多是一种政治表态,在实际操作层面,其影响力恐怕有限,而华为鸿蒙想要真正挑战安卓的地位,仍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