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中美关税战引发中国出口企业停工潮,失业风险急剧上升

editor

4 月 21, 2025

随着中美之间的关税争端不断升级,许多中国出口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停工停产的现象愈发严重。专家警告,如果局势持续恶化,中国可能会出现数千万人的失业潮。

美国对中国实施的高达145%的关税,直接导致了美中贸易的停滞,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受到的冲击更为显著。珠三角地区的工厂,如东莞和佛山,面临着美国产品订单的突然中断,生产、原材料采购和包装流程均被迫停滞。位于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许多经营者也表示生产活动显著放缓,客户不敢下单,已暂停发货。

在“圣诞城”义乌,近90%的圣诞装饰用品在美国市场销售,然而一些长期客户已取消订单,令当地商家深感无奈。深圳一位工厂主指出,尽管出口到英国和日本的业务受到的影响较小,但专注于美国市场的出口业务则面临巨大压力。他提到,盐田港的货柜堆积如山,许多货物原本计划运往美国,如今却只能滞留在港口。

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愈发严峻。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许多外贸企业依然期待中美贸易战的结果,希望能够度过当前的困境,但未来的经济形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知名经济学者指出,中国对美出口的行业往往附加值高,涵盖了大量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迅速转型为内销,导致产业链的断裂风险加大。

失业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数据显示,出口行业直接支撑了中国近1.2亿个就业岗位,占全国总劳动力的五分之一。高盛预测,约有1000万至2000万名工人将受到对美出口下降的影响,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失业人数可能达到3000万至3500万。

在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提振内需被认为是应对措施。然而,国内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降至近年来的低点,调查显示,只有23%的受访者预期未来支出会增加。随着企业裁员和工资福利的削减,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的声音日益高涨。

尽管官方提到要刺激消费,但目前出台的政策仍显得有限。网友们对微薄的养老金调整表示不满,认为无助于改善民生。专家认为,政府在应对经济危机时,往往更倾向于维护体制稳定,而非直接向民众提供实质性的经济援助。

经济学者警告,如果当前的局势继续恶化,社会怨气将进一步加剧,民众的生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