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中美贸易战加剧 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editor

4 月 21, 2025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疲软程度远超2018年贸易战初期的状况,而中共政权却选择在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中坚持不懈,努力与对手打持久战。有网友形容当前的生活状况如同置身于高压锅中,外部的关税压力和内部的经济困境让民众苦不堪言。

根据高盛的报告,中国约有3%的劳动力面临关税带来的风险,折合约2000万个工作岗位。尤其是在疫情后,零工经济的从业人员已达到2亿,许多中产阶级因经济压力被迫回归零工市场,以维持生计。尽管物价有所下滑,从鸡蛋到外卖的价格都有所降低,但人们却因对未来的担忧而不敢轻易消费。

中共的封控政策使一部分中产阶级陷入返贫,许多人不得不转行成为外卖骑手或网约车司机,努力通过零工来补贴家庭开支。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今年涌现出的2000万网约车司机中,许多原本是中产阶级,显然中产阶级的缩减直接造成了消费需求的持续下降。

一些国企的招聘数据也反映了就业市场的严峻。某国企发布消息称,其校园招聘收到了119万份简历,竞争极其激烈,694名应聘者中仅有一人能够获得职位。网友们对此愤怒不已,认为这不是“能者上”,而是“卷者亡”的现实。

在中共官方媒体的声称下,尽管贸易战可能对中国造成冲击,但其依然宣称经济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然而,许多分析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外部加税和内部压力使得企业运营越来越艰难,产业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年轻人失业率高企。

随着中美互征关税的加剧,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已高达145%,而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也达到了125%。这种关税政策被认为是对中国外贸的“死刑”,许多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出口量将很快降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在面临通货紧缩和房地产市场崩盘的双重压力下,已经陷入了严峻的困境。尽管中共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维持经济运行,但现实的压力让许多民众的生活愈加艰难。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北京仅仅把目标放在出口美国市场上,那么接受高关税可能是最优选择,但显然中方并未选择退缩,而是加大了关税的反击力度。这一切的发展都在不断加剧中国经济的困境,而普通民众则在这场贸易战中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