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政府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正式指控中国企业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持,声称其情报部门已掌握相关证据。这一声明来自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他强调这是乌克兰首次公开指控中国直接参与对俄军事援助,可能标志着中乌关系的重大转变。泽连斯基还透露,乌克兰将于下周公布更详细的信息,以支持这一指控。
紧接着,乌克兰政府宣布对三家未具名的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指责这些企业涉嫌向俄罗斯提供用于军事目的的技术和组件。这一举措被视为对中共在俄乌冲突中立场的直接回应,进一步加剧了中乌之间的紧张关系。
对此,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坚决否认相关指控,重申中共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始终致力于和平解决,强调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然而,随着俄罗斯官方媒体随后发布的消息中提到中国有意向俄罗斯供应电子产品,这一立场显得更加复杂。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通社)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中国愿意向俄罗斯供应各种电子工业产品,并引用俄国防部的消息称,俄军当天对乌克兰的关键军事设施进行了打击。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关注,因为所提到的电子产品可能与军事装备制造相关,与泽连斯基的指控形成某种呼应,尽管报道未提供具体细节。
而在不久前的“Expoelectronics”展会上,中国企业也表示有意扩大对俄罗斯的电子产品供应。展会主办方透露,中国企业一直是该展会的传统参与者,展出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反映出两国在电子工业领域的密切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网民对俄媒的报道表现出强烈反应,质疑其动机,认为其试图将中国拖入俄乌冲突的漩涡。一些评论指出,这样的报道不仅损害了中方的形象,还可能影响中欧关系。
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共对俄罗斯的支持始终保持低调,尽管有部分中国企业被指控通过第三方渠道向俄罗斯供应军民两用技术,引发西方国家的关注。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可能借此试图通过公开中共的“支持”来强化双方联盟形象,并转移西方对其经济困境的注意力,但这也可能让中共在外交上陷入被动。
中共与俄罗斯的“无上限”伙伴关系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中共在公开场合避免明确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但此次事件无疑为中俄关系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密切监视两国合作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