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至十年低点,欧盟警惕中国商品涌入

editor

5 月 5, 2025

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近日跌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引发了欧盟对中国廉价商品涌入的强烈警惕。根据外汇市场的数据,4月22日,1欧元的兑换率为8.437元人民币,这一汇率自2014年以来未曾出现。自今年2月以来,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人民币的汇率持续走低。

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发布人民币的官方参考汇率,尽管人民币汇率通常与美元密切相关,但央行允许其在上下2%的范围内浮动。自去年秋季以来,人民币在1美元兑7.1至7.2元之间徘徊。根据《日经》亚洲新闻的报道,从2024年底到2025年4月底,人民币贬值幅度达到4%,而同一时期的美元贬值为5%,欧元则上涨了3%。

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出口至欧洲将带来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使得欧洲出口至中国变得更加困难。三井住友银行的首席外汇策略师铃木弘文指出,中国央行的这一举措旨在减轻出口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人民币兑欧元的贬值可能引发新的贸易摩擦,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施加高额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可能会将出口重心转向欧洲,以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和库存。

根据瑞穗研究技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月冈直树的分析,中国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产品存在很大的重叠,包括智能手机、电脑电子设备、家具、纺织品和服装等。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约为4400亿美元,其中钢铁产品的五分之一、电子产品的四分之一、鞋类的三分之一及玩具的四分之三均来自中国。这些出口至美国的商品,难以被其他国家所替代。

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欧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加剧。欧洲企业已感受到来自中国廉价商品的压力,数据显示,2023年2月欧盟对华出口额较2018年疫情前下降了约30%,而从中国的进口额却增长超过20%。日生基础研究所的高级经济学家高山武史指出,人民币贬值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尤其对机械、化工和汽车等重要产业带来影响。

近年来,欧洲对中国进口产品的警惕性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23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面对中国商品涌入的情况,欧盟委员会已开始准备新的紧急关税,并加强了对进口流量的监控。

瑞穗的月冈警告,如果中国产品流入势头强劲,欧洲可能会加速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