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芯片引发安全隐患 中国电动车频现自燃事故

editor

6 月 30, 2025

近年来,中国电动车频繁发生自燃和失控事件,令人担忧。最新消息指出,知名电动车制造商小米和比亚迪在其新车型中使用了低质量的手机级芯片,这引发了专家的广泛关注与批评。

6月25日,小米电动车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布。在一个多月前的发布会上,小米曾自豪地介绍其座舱所用的SoC芯片是“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并采用先进的4纳米工艺。然而,业内人士揭露,这款芯片实质上属于消费级芯片,主要用于手机和游戏机,而非汽车所需的“车规级芯片”。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消费级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为0℃到70℃,设计寿命仅为3到4年,而车规级芯片则可在零下40℃至零上10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寿命可达15年。

据了解,小米将原本应使用的高通“骁龙8295”车规级芯片替换为价格更低的“第三代骁龙8”,单价从近900美元骤降至约160美元。这一做法引发了对产品安全性的质疑。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高端车型“方程豹”也被曝光未使用高通的车规级芯片,其所谓的自主研发BYD9000智能座舱芯片同样被行业内人士认为是消费级产品。

电动车事故频发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近期,摩纳哥的ZM船运公司一艘货船在太平洋航行时起火,最终沉没,调查显示起火源与满载电动车的甲板有关。此外,郑州发生了一起小米SU7电动车连撞16辆车的交通事故,尽管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造成多人受伤。而更为惨痛的是,三名女大学生在安徽铜陵的一起小米SU7自燃事故中丧生,因无法打开车门逃生而不幸遇难。

专家指出,使用低质芯片可能导致电动车的自驾系统随时失灵。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的专家表示,电动车的智能驾驶功能对计算能力的依赖极高,消费级芯片的性能不稳定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当前中国的芯片产业技术不够成熟,无法满足电动车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导致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此外,电动车自燃问题与芯片的可靠性密切相关。电动车大多使用锂电池,其充放电需依赖电池管理模组(BMS)。若芯片性能不稳定,可能导致BMS失效,从而引发电池过度放电,进而引发自燃。对于车门打不开的情况,专家认为不仅与芯片有关,还与设计缺陷有关,部分车型未考虑冗余备用系统,使得在紧急情况下无法手动开启车门。

有专家指出,中共官商勾结的现象愈发严重,企业为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安全,严重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的教授表示,中共可能出于对未来制裁的担忧,选择使用低质芯片以维持电动车的生产与运作,这无疑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这一背景下,电动车行业的安全问题亟需引起重视。随着负面事件不断出现,企业与政府的责任应当得到严肃对待,确保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不再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