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全国医务人员面临降薪危机,医院生存堪忧

editor

3 月 13, 2025

在中国,伴随着公务人员降薪的潮流,医务人员也遭遇了全国范围的薪酬削减。多地的医务工作者反映,他们的疫情补贴尚未到账,而奖金已被削减一半,部分款项甚至拖延数月未发放。由于病患数量的减少,许多医务人员对医院的未来表示担忧,甚至有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最近,医务人员降薪的话题引发了广泛共鸣。一位来自安徽的医务工作者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从未想过降薪的风波会波及到医院,令他们深感失落。她回忆起疫情期间,各省急需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的日子,夜班结束后深夜十一点半回家,次日清晨四点又要起床,六点再回到医院上班。她描述了在炎热夏季穿着防护服的痛苦,汗水浸透衣物,而在寒冷的冬季凌晨,她的手指因寒风而冻僵。

这位医务工作者感慨道:“我们曾期望的补贴,最终却一分钱都没有。我们都是普通家庭,降薪的风暴也让医院的医务人员感到寒心。”另一位来自广西的医务人员也表达了相似的感受,认为自己在疫情期间的高强度工作和付出似乎被遗忘,换来的却是降薪的现实。

网友们对此表示愤慨,认为这是对医务人员的不公正对待,形容这是一种“卸磨杀驴”的行为,认为医疗系统因疫情而遭受重创,许多医务人员的辛劳与付出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

现在,随着医院系统普遍面临降薪挑战,许多医务人员感到无路可退,有的人甚至在疫情期间与医院签署了生死合同,结果在疫情结束后却被裁员。与此同时,许多医院的运营也受到影响,部分小型医院甚至面临无法发放工资的困境。

在河北,一名医生表示,奖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大幅减少,心内科的奖金仅剩下原来的20%。虽然工资有所上涨,但实际到手的收入却大幅缩水。她提到,医院面临资金短缺,医保政策也让医院难以维持正常运转,导致奖金的发放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病患的减少,医院的运营压力加大,许多医务人员担心自己的工作前景。因医疗费用高昂,许多患者选择不去大医院就诊,导致医院的病人数量锐减。根据相关报道,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已有超过2000家民营医院因经营困难而破产,公立医院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务人员的未来依然充满不确定性,许多人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迷茫,甚至对医院的生存能力提出质疑。面对降薪潮的肆虐,医务工作者们的心声亟待被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