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艾伦·希尔(Alan Hill)投资的中国猪肉加工企业大连础明肉类加工公司宣告破产。作为苹果公司的前高管,希尔对此消息感到震惊。他是来自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退休高管,十年前通过其在美国上市的控股公司Energroup Holdings投资了约10万美元于该公司。尽管多年来未见分红,该公司曾为沃尔玛(Walmart)提供过产品,并且至少在2016年时仍保持盈利。
然而,随着2021年大连法院裁定对础明公司进行清算,希尔和其他美国股东只能放弃追讨未支付的股息。对即将满86岁的希尔来说,这笔损失让他心痛不已。他表示:“我感觉自己被骗了,本希望把这笔钱留给孩子。”
更让他震惊的是,2024年6月,他和其他股东从中国食品监管部门得知,尽管法院已于四个月前宣布清算完成,础明公司却依然在运营。根据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的一份卫生与安全证书,础明公司在2024年6月通过了检查,仍在运营。路透社获得的照片显示,该公司的猪肉产品包装日期为当年5月,直到11月依然在市场销售。中共监管机构对此未做进一步回应。
路透社在今年3月探访了大连公司最后的注册地址,发现其工厂仍在运作,招牌略有更改为“大连成三础明食品加工公司”,但并未说明与清算前公司的关系。在大连的市场和超市中,猪肉摊位依然使用础明的品牌,但包装标签却显示为新公司的名称。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下行和房地产市场的崩溃,企业破产案件急剧增加。根据中共最高法院的数据,2023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破产案件约达到3万件,显著高于2020年的1万余件。多位律师和投资者指出,中国的破产程序存在严重漏洞,给投资人带来了极高的风险。企业利用不当手段申请破产和转移资产的现象愈发频繁。
律师们提到,恶意破产案件随着经济恶化而增加,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破产程序暂缓偿债,而中共法院对企业是否真正无法运营的审查往往不够严格,甚至形同虚设。一些企业在未经股东同意的情况下申请破产,拒绝公开财务账目,甚至在法院宣布清算后依然持续运营,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投资者的权益。
希尔和其他股东曾于2018年在美国内华达州成功起诉础明高层非法转移资产,但在中共法院的程序下却未能获得任何救济。一位律师表示:“中国的地方法院通常偏袒本地民众,常常忽视美国股东的权利。”
至今,础明公司及其律师对路透社的置评请求未作回应,而美国控股公司Energroup则表示与础明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是国内案件,中共法院也往往向地方政府倾斜,导致破产案难以公正裁决。按照中共法律规定,法院裁定清算后,公司应在10日内停止运营,但多位律师指出这一规定在现实中往往无法落实。
在础明案件中,唯一直接股东——Dalian Precious Sheen Investments Consulting Limited的董事长金琨表示,该公司在未征得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提出破产申请,并拒绝法院要求公开财务账目,令投资者无法确认其是否真的资不抵债。他估算自己在础明案中的损失达数亿美元,并呼吁中共当局严格执行法律,避免企业利用破产程序恶意逃债,侵害外资和民营企业的权益。
截至目前,中共国务院尚未对相关质疑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