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北京市体育局预算引发争议:巨额训练经费背后的思考

editor

2 月 27, 2025

2025年,北京市体育局计划为美籍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和花式滑冰运动员朱易提供高达4814.8万元的训练保障经费。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媒体报道后,相关信息迅速被删除,令人感到疑惑。

根据北京市体育局2025年预算,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保障经费”设置了4814.8万元的新标杆。谷爱凌和朱易,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金牌得主,已与体育局签署协议,继续代表北京参赛,并力争在2026年米兰冬奥会上取得佳绩。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笔经费竟然占据了北京市体育局总预算的25%以上,后者的总预算约为1.91亿元。更引人关注的是,2023年北京市体育局为谷爱凌提供的训练经费达到了4737.9万元,而朱易在2024年的拨款也不容小觑,达到145万元。

在公众对此消息的强烈反应下,北京市体育局迅速做出反应,删除了预算案中关于谷爱凌和朱易的名字,用“我市重点冰雪运动员群体”替代,尽管预算金额依旧保持不变。这一举动引发了更大的讨论,媒体也迅速删除了相关报道。

一些评论者对此表示不满,指出如果2025年的预算得以执行,仅这两名运动员就需要接近1亿元的财政资金。有人认为,与其将巨额资金投入到少数运动员的训练中,不如用于改善体育健身设施、提升校园体育水平和增加群众体育活动,以便让更多人受益,从而增强公众的体质和促进体育消费。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此表现出不同看法,有人质疑如此高额的资金来源,认为这笔钱是来自于普通百姓的税收,并提出是否值得支持这样的金牌政策。此外,还有网友指出,如果将这笔经费用于农村低保户,竟然可以养活8万人,令人深思。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以18岁的年轻身份为中国队斩获了两金一银,但其代表中国队参赛的国籍问题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认为她未有效放弃美国国籍的行为可能与中国法律和奥运规定存在冲突。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让人关注运动员的训练经费,也引发了对财政预算使用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