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一位名叫黄女士的研究生选择在毕业后留校担任食堂管培生的决定,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迅速登上热搜榜。黄女士在一段视频中透露,自己于2022年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便在北大的食堂工作,成为了一名“食堂阿姨”。在此之前,她曾在中央媒体和大型互联网公司实习,过着忙碌的职业生活,早上和晚上都被微信信息包围。
黄女士分享了她的工作经历,描述了在食堂的繁忙生活:从早到午饭后几乎没有时间坐下,忙着切黄瓜和辣椒,有时一上午就要处理一大盆辣椒,手指疼痛不已。尽管刚开始很不适应,但她表示自己最终挺过来了。
在谈到收入时,黄女士坦言,她的同学们月薪可达一两万元,而她的收入仅有五六千元。尽管如此,她认为这就是个人选择的不同,并表示:“他们能挣到多少钱是他们的事情,我能挣到多少钱是我的事情。”
黄女士来自湖南,父母是公交车司机。在她的家乡,能够考上北京的重点大学的孩子并不多,因此她的父母对她选择在食堂工作有着复杂的感情。她提到,做餐饮工作很辛苦,父母并不希望她过得像他们一样艰难。
尽管如此,黄女士表示,与在大厂工作的压力相比,做食堂阿姨反而让她感到轻松,至今这段经历是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她在微博上回答网友提问时强调,选择这份工作并不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而是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尊重。她坚信每一份工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只要用心去做,就能体现出个人的才能。她认为:“做食堂阿姨并不低人一等,反而是一种荣耀。”
截至2025年3月28日,黄女士依旧在北大食堂进行轮岗工作。根据她在社交平台上的描述,她负责的工作包括食材采购、窗口服务和菜品研发,目标是十年后打造健康的食堂体系。
黄女士的故事引发了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她的选择勇敢且有担当,称赞她不被学历束缚,有网友评论:“读书的意义在于拥有选择的自由。”然而,也有反对的声音指出,“北大光环”与“食堂阿姨”的身份存在明显反差,认为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有评论甚至质疑,国家培养一位研究生的成本过高,是否真的适合从事如此基础的工作。
一些网友表示,现在找工作困难,行业竞争激烈,能找到一份工作维持生计更为重要。有人提到,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压力加大,先有一份工作再说。
北大餐饮中心作为学校的重要服务机构,承担着为全校师生提供餐饮服务的任务,拥有千余名职工,致力于保障学校的基本伙食供应和特色餐饮服务。根据其招聘信息,管理培训生需要协助制定发展规划、完善食品安全和营养分析等规章制度,并参与食堂的运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