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智库聚焦中共“灰色地带”战术 亟需提升民众认知能力

editor

9 月 11, 2025

近日,台湾公共策益与台湾智库等多个机构联合举办了一场座谈会,深入探讨了关于“中国大外宣与对台灰色地带作战”的议题,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专家的参与。主持人、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的助理教授马准威指出,面对迅速生成的假讯息和仿真内容,公众需要提升对认知作战和假讯息的辨识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和查证。

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的副教授黄兆年分析了中共在对台灰色地带及认知作战中的策略。他解释道,灰色地带的行为处于战争与和平之间,中共希望通过展示其权力来塑造“形势比台湾强”的氛围,以打击台湾士气,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一战略通过直接传播信息、收买特定在地合作者以及动员非特定在地协力者来影响舆论。

黄兆年进一步指出,灰色地带作战的手法涵盖了军事和经济两个层面。在军事方面,中共通过官方军舰绕台及非官方无人机进行疑似军事活动,尤其是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期间表现尤为明显。而在经济方面,中共则通过控制“陆客”及农产品输入的数量,制造民众对台湾经济依赖中共的错觉,迫使政府承认“九二共识”,这一举动同样属于认知作战的一部分。

前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主任李志德表示,中共的“大外宣”策略由来已久,但如今的传播环境更加复杂而危险。网络信息几乎无限制地传播,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渗透的新闻节点,整体效果因此被极大放大。李志德提到,自2009年以来,台湾电视台受到中共渗透的影响,对六四事件的报道数量显著下降。接下来的策略则是利用内容农场,制造低质量且立场偏颇的新闻,以此改变媒体传播的动力,迫使主流媒体关注这些偏颇的信息。

他还指出,社交媒体和抖音(TikTok)如今成为中共宣传的重要工具,信息直达每个用户的手中。“当我们进行事实查核,就能够拆解中共背后的政治论述。”李志德强调,中共宁愿散播诸如“台湾有十分之一是日本人”这样的离谱假讯息,也不愿意反思自身论述对台湾民众缺乏吸引力的现状。

座谈会结束后,主持人与年轻参与者围绕“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进行事实查核”和“是否可以反向对中国进行认知作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们也详细分析并回应了这些疑问。此次讨论不仅揭示了中共在对台策略上的复杂性,也呼吁台湾社会加强对信息的辨识与查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