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度中国“国考”(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于10月14日正式启动报名。此次国考的报考年龄限制有所放宽,普通考生的年龄上限由35岁提升至38岁,而应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上限则提高至43岁。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招录规模却缩减至3.81万人,引发了考生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根据官方公告,公共科目笔试将在11月30日举行。此前,考生的年龄要求通常限制在18至35岁之间。国家公务员局表示,此次年龄调整是为了响应“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旨在为更多人群提供参与公务员考试的机会。
尽管如此,长期从事考公培训的潘老师指出,尽管年龄限制松动,35岁以上的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他们往往需要兼顾家庭责任,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使得他们在决定报考时犹豫不决。因此,潘老师认为,尽管年龄有所放宽,短期内不会有大量35岁以上的考生涌入考试。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考公务员的热潮不断升温。今年的国考报名人数创新高,达到了341.6万,争夺的岗位仅有3.97万个,竞争比高达86比1。值得注意的是,2026年度的招录人数较2025年减少了1600个,显示出竞争将更加激烈。
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尽管年龄限制放宽,但岗位数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剧竞争。有网友形容国考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感叹“年龄放宽了但招的名额少了”,“明年竞争更激烈啊!”还有人表示“感觉被气疯了,备考国考,现在发现没有岗位,根本报不了名。”一些考生更是质疑“3.8万的岗位到底在哪里?”和“延长到38的意义是什么?”
随着讨论的热度不断上升,“国考无岗”这一词条迅速成为网络热搜,反映出考生们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