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座谈会上,台湾国策研究院就“当前国际局势动态”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围绕阿拉斯加高峰会、上合组织峰会以及即将到来的二战纪念活动展开。与会的学者和专家们对这些事件的战略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
国策研究院院长田弘茂指出,当前的国际局势备受关注,尤其是8月份美国与俄罗斯在阿拉斯加举行的高峰会议,以及近期在天津和北京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和北京的阅兵仪式。田弘茂提到,过去几年,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建立的国际贸易规则经历了显著变化。尽管这些政策在国内遭到质疑,但美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依然不可小觑。
中研院欧美研究所的林正义表示,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无法妥协,乌克兰成为了抵挡俄罗斯的第一道防线。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而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风险已大幅降低,普京难以在美国与欧洲之间制造分歧。此外,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仍具多重筹码,能够有效遏制中共的武力威胁。
政论家汪浩则从乌克兰的角度分析了俄乌战争。他指出,国际社会未曾预料到战事会持续超过三年,尽管战争初期俄罗斯占领乌东已成定局。回顾历史,他提到韩国战争的教训,认为乌克兰可以借鉴韩国的和平安排,重视经济发展而非领土争端。
在谈到中共的阅兵仪式时,台北医学大学的张国城提到,台湾国防部与乖乖公司合作推出纪念商品,以彰显美台合作的精神。他指出,中共意图通过阅兵传递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同时强化其领导地位。
张国城的评论还提到,习近平在阅兵中并未具体提及台湾问题,但强调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尽管阅兵前夕对媒体的限制引发关注,但官方媒体随后发布的照片也显示了习近平与各国领导人的互动。
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的董立文从政治学角度分析了阅兵的背景,指出此次阅兵中缺乏过去的政治局元老和外国领袖的参与,这标志着中共政局的变化。未来的四中全会将为观察中共权力重组提供重要线索。
最后,田弘茂总结道,阿拉斯加峰会的召开使得欧洲国家更加团结,意识到自身在安全方面的责任,提升了国防预算,并积极支持乌克兰。在中共的阅兵仪式之后,未来的权力格局将面临重大变化,尤其是在2027年前,权力争斗可能将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