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1日是中国大陆新学期开学的日子。然而,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科技学院却在即将开学之际,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教职员工的工资被暂停发放,令人担忧。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揭露,该校的教职工已经数月未收到工资,学校的总负债高达35亿元,面临停摆的风险。
校方在一封致全体教职员工的信中透露,学校的多个银行账户在未收到任何法律文书的情况下,被大连市中级法院冻结,导致7月份的工资未能及时发放。对此,校方表示,工会将为教职员工提供临时困难补贴和慰问金,以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大连科技学院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大连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7个二级学院和35个本科专业的民办高校。根据学校的收费标准,本科专业的学费每年在26,000至28,000元之间,而专科学费为18,000元。尽管面临财务危机,学校依然在8月17日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2025年的招生信息,称已成功录取了2900余名新生。
学校的背后企业——大连阳光世纪教育的法定代表人高小涵,因涉及多起法律纠纷而名声受损。目前,高小涵有22条被限制高消费的记录,而学校的执行信息显示,涉及的被执行总金额超过2.3亿元。最近,法院又新增了一则执行信息,执行标的超过1.3亿元,令人对学校的财务状况感到更加担忧。
尽管如此,大连科技学院仍在积极招聘新教师,并计划招募42名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等职位。对此,社会上有声音表示,教育不应成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学校的财务危机不仅影响教职员工的生活,也牺牲了学生的权益。
一位名为陈浩的居民对此表示,教育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仅以盈利为目的。他质疑学院如何在一年内通过学费收入接近3亿元的情况下,依然欠下如此巨额的债务。还有网友指出,民办高校的运营需要强有力的企业支持,许多成功的高校都是由企业家投资建立的。
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许多人开始关注教育的未来与公平性,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学历的价值和就业前景也引发了广泛讨论。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大连科技学院的情况仍然令人担忧,教职工与学生的权益亟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