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安徽铜陵惊现电动车事故 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

editor

4 月 3, 2025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交通事故。3月29日晚上11时12分,一辆小米SU7电动汽车在G0321德上高速池州路段失控,撞上了路边的护栏后迅速起火,车内的三名女大学生因无法及时逃生而不幸遇难。这起悲剧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时也使得小米集团的市值在短短两天内蒸发了超过1,200亿港元,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的家属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质疑为何小米SU7在碰撞后会自燃,并投诉车门锁死,导致她们无法逃生。家属表示,小米方面对此事件未曾主动联系,也没有表达任何关心与慰问,并对其车辆的技术性能表示担忧。

在事发后,小米公司发表声明,表达对事故的遗憾,并表示已成立专项小组协助警方展开调查。根据小米的资料,事故发生时,车辆正处于“Navigate on Autopilot”(NOA)智能辅助驾驶模式之下。然而,针对车门锁死和起火的原因,小米尚未给出明确的解释,只表示SU7的智能驾驶系统未能应对路障。

小米汽车在4月1日的回应中强调,SU7标准版配备了前向防碰撞辅助功能,包括碰撞预警(FCW)和紧急制动(AEB),但这些功能仅适用于车辆、行人和二轮车,不具备识别锥桶、水马等障碍物的能力。有分析人士认为,事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车辆未能及时识别前方障碍物,导致AEB未能及时触发,从而引发了这场悲剧。

电动车起火的现象常常与电池热失控管理不足有关,这也是许多中国电动车制造商面临的技术短板。对此,评论文章指出,当前市场上所有的“智能驾驶神话”都像是海市蜃楼,表面光鲜,实则责任缺失。事故的曝光使得小米集团的股价受挫,4月1日股价迅速下跌,最终收于46.5港元,跌幅达5.5%,一日内市值缩水近700亿港元。

4月2日,小米股价继续震荡,最终收于44.55港元,整体市值在两天内缩水超过1,200亿港元。投资者对小米的电动车业务信心明显动摇,这起事故无疑给小米的造车计划蒙上了阴影。

自2024年3月推出SU7以来,小米已经交付超过20万辆电动车,但事故频发,涉及自燃和刹车失灵等安全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电动车产业发展,通过补贴与政策支持鼓励国产车企,但相比特斯拉等行业巨头,小米等新兴车企在技术积累和质量控制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社交平台上,网友纷纷评论称:“国产电动车卖的是价格不是安全,买之前要想清楚,这可能是拿命换来的便宜。”也有人讽刺道:“政府补贴造出来的车,最后烧的却是消费者。”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中国汽车行业监管的深入讨论。

然而,相关监管却主要针对自媒体与网络舆论,政府频繁发布声明禁止“抹黑企业和企业家形象”,而在这种情况下,小米、比亚迪等车企纷纷表示遭遇“网络暴力”,并采取法律手段对抗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