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的鸿富锦精密工业(衡阳)有限公司近日宣布,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主要客户的经营策略调整,公司的订单量已不足以支撑其运营。该公司决定在2025年9月30日正式停止运营,此消息令数千名员工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在8月28日发布的关停通知中,鸿富锦精密工业明确表示,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有序处理相关业务和资产。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变动,公司向员工提供了两种安置方案:一是优先考虑员工意愿,调动至集团内的武汉、深圳、惠州等厂区工作;二是对于不愿意调动的员工,将依据实际生产情况分批终止劳动合同,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
与此同时,一位来自湖南衡阳的劳务中介员工表示,近年来许多外贸工厂相继倒闭,作为中介的他们也面临着解散的风险。她指出:“当前并不是工厂请不到人,而是工人数量过剩,岗位严重不足。许多工厂的关停像鸿富锦这样的知名企业都难以维持,其他中小企业的情况更加严峻。”
鸿富锦衡阳厂成立于2012年,总投资额约9900万美元,曾是湖南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主要负责苹果等品牌的零部件加工与组装,最高曾吸纳约3万名员工,年产值一度突破200亿元人民币。然而,如今的关停决定不仅是富士康在中国中部地区生产网络收缩的信号,也反映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不少员工对此表示担忧。裴先生在鸿富锦工作多年,他认为公司的补偿措施虽然相对周到,但年纪渐长的他在深圳或惠州重新寻求工作并不乐观,留在衡阳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他强调,尽管补偿金能够短期缓解经济压力,但未来生计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依然让人感到焦虑。
经济学者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扶持政策,使外资企业在经营中面临更大压力,许多外资工厂因此选择撤离。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大背景下,印度、越南等国由于提供税收优惠与政策支持,逐渐承接了部分电子制造产能,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制造业的外迁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在2024年7月才宣布将在河南郑州投资10亿元人民币,以扩展其业务和吸引更多订单。然而,仅一年后,鸿富锦衡阳工厂的关停则突显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日益严峻的经营环境,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