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再陷风波,车主要求无损退车引发广泛关注

editor

5 月 13, 2025

小米汽车的高端车型SU7 Ultra近期因其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宣传问题而备受争议,继早前的爆燃事故导致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后,这一事件再次引发公众的不满与质疑。数百名已支付定金的车主纷纷要求退车,情绪激动。

根据报道,一位博主使用烟雾发生器对SU7 Ultra的前舱盖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其所谓的风道仅是装饰,气流根本无法通过,完全没有官方宣称的散热或增加下压力的效果。对此,车辆工程师王先生表示,这样的设计并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实质上只是装饰性的挖孔。他强调,真正具备功能性的风道需要与车身散热系统形成闭环,并经过风洞实验验证,而小米的设计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随着评测结果的公布,车主们纷纷表示对小米汽车的宣传感到失望。预订车主李先生表示,他为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支付了4.2万元,但如今发现这只是个摆设。他提到,当初宣传称该部件复刻了纽北赛道原型车的设计,并能够提升下压力和优化刹车散热,甚至雷军本人在社交媒体上也强调了内部结构的改变,令他深信不疑。

面对舆论压力,小米汽车于5月7日晚发布了致歉声明,承认之前的信息表达不够清晰,并提出了补偿方案,包括对未交付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免费更换为铝制前舱盖,并对已提车或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约2000元人民币)。然而,这一方案并未能平息愤怒的车主。许多准车主表示,改配铝制前舱盖需要重新排队,等待时间长达30至40周,这无疑让消费者为小米的虚假宣传买单。更重要的是,2万积分的补偿与4.2万元的选装价格差距过大,车主们要求的是无损退车,而不是用代金券打发他们。

据报道,已经有超过300名SU7 Ultra的准车主组成了维权群,积极进行无损退车的维权行动。李先生表示,他宁愿放弃预订的2万元,也希望能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他指出,大家退订的原因在于感觉受到不实信息的欺骗,信任雷军的营销并不仅仅是因为这款前舱盖的问题。

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如果小米汽车被认定构成虚假宣传,未来可能面临“退一赔三”的严厉处罚。这已经是小米SU7 Ultra在短短三个月内的第二次危机。今年3月,该车型曾因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爆燃事故,导致三名女大学生不幸遇难,公众对电池安全性产生了严重质疑。而此次碳纤维风道问题又让小米汽车的信誉受到重创。业内人士认为,这场风波的解决不仅关乎小米汽车的声誉,也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营销的标志性事件。

在舆论压力之下,小米汽车尚未进一步回应。不过,5月10日,小米集团创始人兼CEO雷军在个人微博上表示,过去一个多月是他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期,这条动态迅速引发了微博和百度的热搜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