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女企业家李学叶因合同纠纷,最近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事情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23年10月,她在烟台市蓬莱被公检法合谋造假,结果遭到冤判,判处三年监禁,并被列入逃犯名单。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至今这一判决并未被执行,李学叶仍然未被收押。
李学叶曾是山东海阳市健鑫制衣有限公司的法人,她的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和日本等地。早在2015年5月,蓬莱市丰达染线厂的张经理因未能按时履行购销合同,将一辆吉普车作为担保留在健鑫制衣厂。然而,张经理却利用备用钥匙将车辆偷回。李学叶在得知此事后,报警并将车开走,认为自己遭到了诈骗。
不过,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李学叶被蓬莱警方以“抢夺罪”拘留,然而因罪名不成立,2017年又被以“寻衅滋事罪”取保候审。为了不影响儿子的未来,她申请撤案。2019年,蓬莱市公安局出具了一份案件接收通知书,但李学叶的律师在检察院查阅时却被告知此案并不存在,怀疑这是伪造的法律文书。
2021年,李学叶再次被警方刑拘,因仍无确凿证据,最终被改为监视居住。2023年,她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判决前,她突然发现自己被列为逃犯,向审判长询问收押事宜时,却得到了模糊的回应。
李学叶表示,检察院和法院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形成了一种“狗咬狗”的局面。她认为,公检法合谋造假、枉法裁判的背后必有黑手操控。根据她的说法,曾有山东公安局的相关人员向她透露,案件证据不足,但检察院却强迫警方立案,而这一切的幕后操作者是原烟台市公安局局长赵峰。
李学叶的银行账户被冻结,企业被迫停产,生活陷入困境。她被迫出售机器设备,现如今只能靠每天工作12小时维持生计。她的生意伙伴张玉(化名)对公检法的行为表示失望,批评他们已沦为造假的温床,并指出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规则已荡然无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