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广交会客流骤减 参展商苦不堪言

editor

4 月 21, 2025

近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第一期展会落下帷幕,然而现场客商显著减少,许多参展商不得不提前收摊。主办方对此发出了强制通知,要求参展企业“不得提前撤展”,令不少参展商感到无奈。

4月19日,第一期广交会结束。这一届展会主要集中在电子家电、工业制造、照明及五金工具等领域。部分参展商表示,尽管展位位于C馆的双通道口,客流量尚可,但真正到访的客户却不多。特别是来自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的客户有所增加,南美地区的客户也有一些积极交流。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预注册的境外采购商接近17万,其中72%来自“一带一路”国家,27.4%来自金砖国家。然而,尽管注册人数庞大,现场的客流量却明显低于预期。参展商和现场翻译反映,“人流量远不及春季交易会”,“欧美客户几乎没有,亚非拉地区的客人倒是挺多的”。

在展会的第一天,主办方发出通知,要求各参展团利用足够的五天展期,不得提前撤展。并表示,若有提前撤展的行为,将取消该交易团的表彰资格。然而,到了展会的后期,主办方又表示如现场确实没有客商,参展企业可在特定时间内撤展。

一位长期参与广交会的外贸商Karen分享了以往的经历,表示过去的展会期间,现场往往是忙得不可开交,客户络绎不绝,而如今这种火爆的场面不复存在。她认为,关税战的影响显著,导致美国客户的缺席,使得参展商不得不面对严峻的外贸形势。

Karen曾在国内外贸企业工作,回忆起往年广交会的繁忙景象,她感叹,如今的局面令人失望。随着关税的提升,许多企业不得不开始裁员,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她指出,依赖于欧美市场的企业,转型的可能性不大,因其他市场的需求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

在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愈演愈烈之际,许多企业的订单应声取消,外贸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Karen表示,很多企业在经历了大量裁员后仍抱有一丝希望,期待局势好转,然而现实却是严峻的。

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共商务部也在寻求对策,试图通过增加补贴和开通绿色通道等方式来支持外贸企业转向内销。然而,Karen认为,中国的内销市场已经相当内卷,加上外销市场的萎缩,失业危机愈发严峻。

在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外贸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出路,而广交会作为外贸的重要平台,其未来发展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