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视频号启动专项治理行动,低俗内容遭严打引发广泛争议

editor

7 月 26, 2025

微信视频号于7月23日宣布启动“团播低俗内容”专项治理行动,强调对直播中出现的不雅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情节严重者将被永久封禁。这一决定迅速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许多学者和网民对平台的标准模糊和管控过于严格提出质疑,认为此举反映出中国网络舆论空间的进一步收紧。

根据微信视频创作安全中心发布的通告,近期巡查发现某些“团播”账号存在诸如抽打臀部、泼水湿身、刻意抬腿、仰拍特写突出敏感部位以及穿戴女仆装、撕裂丝袜等带有性暗示的行为。这些内容被认定为严重违反《微信视频号运营规范》,成为整治的重点对象。

社会问题研究者宗学敏表示,这一治理行动反映出当局试图统一思想、严格控制民间影响力的趋势。他指出,近年来官方不断要求党员干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种要求实际上也延伸至普通百姓。团播等短视频平台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和审美判断产生了影响,面对官方宣传的无力,控制措施自然加码。

宗学敏进一步分析指出,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低俗内容,而在于中国的政治制度限制了年轻人表达真实情感和生活方式。受欢迎的内容常常被贴上“低俗”标签并受到禁止,这种现象自中共建政以来就已存在,此次微信视频号的表态可能会引发其他平台的跟进。

该行动也引发了普通用户的不满与困惑。一名网民质疑:“为什么西方那些穿得暴露的视频不被禁,而我们的孩子在游泳池的视频反而被禁?”另一位用户表示:“我分享我家宝宝的生日视频,竟被标记为‘低俗’,真是莫名其妙。”还有用户对几个月大的孩子游泳视频的违规表示不解,认为难道婴儿也需要穿长裤?

用户“墨老”在评论区中表达了对内容规范的质疑,他的同事退休后改行做木匠,结果写下“技师改行了”也被认定为挑逗性暗示,认为这是在扭曲文化。还有用户提出了制度性疑问:“平台不是应该先审核再播出吗?如果审核通过了,为什么还要事后惩罚?”一位评论者则讽刺道:“如果你心里脏,看什么都是脏的。”

一名自称团播主播的用户邵军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互动动作本是增加娱乐性,却被误解为低俗,主播们也失去了空间。除了对内容标准的质疑,许多网友也关心此次行动的透明度,呼吁平台应给出明确的标准,而不是“一刀切”的处理。

旅居日本的杨先生指出,虽然西方国家也监管不当内容,但普遍采取平台自律、用户举报与司法介入的模式,政府通常不直接干预尺度问题。他认为,中国政府以权力禁止民众的文化娱乐与思想表达,反映出对民众的不信任。

目前,微信方面表示,专项治理将持续推进,对违规团播内容采取“零容忍”态度,旨在“确保平台风清气正”。随着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个体营利者依赖这一平台。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到10.91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8.4%。

有舆论认为,微信此次治理行动表面上聚焦低俗内容,实则反映出当局对网络空间“失控感”的警觉。在传统宣传难以有效覆盖年轻人群体的背景下,团播和短视频等新兴形式不断成为主流舆论阵地,因此,管制措施也愈发严格。对此,有网民感叹:“整顿低俗不能成为打压表达的理由,否则风清气正之下,剩下的只是一片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