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虚假检验:儿童救生衣背后的黑幕调查

editor

9 月 1, 2025

近年来,中国产品造假现象屡见不鲜。最近,一名记者在调查儿童救生衣的质量时,意外揭开了产品检验造假的黑幕。令人震惊的是,他只花费了几百元,就轻易获得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商品”的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的检测报告。

根据报道,记者在接到长沙消费者的投诉后,发现市面上许多儿童救生衣实际上执行的是玩具标准,质量良莠不齐。为此,他在网上购买了多款儿童救生衣,原本打算找一家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却在网络上遇到了一家专门从事检验检测市场业务的中介。该中介声称,产品无需送检,只需支付几百元,就能获得带有CMA和CNAS标志的检测报告。

经过深入调查,记者揭示了一条虚假检验检测的生产链:客户提出需求后,检验检测企业可以为其“量身定做”一份合格的检测报告。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报告不仅附有可查询的网站链接,还能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查到编号。

记者以某公司的名义将救生衣的图片发送给中介,三天后收到了带有检测公司公章的电子版报告,随后又收到纸质版的报告,两份报告均来自广东东莞。其中一份报告由擎云(湖北)检验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出具,价格为1000元,带有CMA印章;另一份由深圳市中安质量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出具,价格为600元,除了CMA标志外,还有CNAS标志。

这两份报告上列明了多个检测项目的结果,均显示“合格”,包括“甲醛含量”“耐水色牢度”和“浮力损失”等项目。更离谱的是,当记者通过官网联系深圳中安公司的客服,询问饮水杯的检验报告时,对方竟表示寄什么样品都行,只需走个流程。

随后,记者按照指示,提供了公司信息和水杯照片,并支付了600元的费用。在所谓的“送样”环节,记者寄出一个塑料袋后,三天后便收到了检验合格的报告。

为了验证这些虚假报告的真伪,记者以之前办理报告的公司名义向深圳中安公司求证,客服人员最初表示“一般没有问题的‘应该是真的’”。当记者要求明确答复时,客服直接挂断了电话。随后,该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联系,坦言没有送样的报告“不合规”,并承认业内皆知此事,却不敢公开。

调查显示,这种“不送样可以直接出报告”的现象在检测行业相当普遍。记者从多个网络渠道表达了检测意向,许多自称检测公司的工作人员都表示“任何产品都可以检测”,并能直接出具报告。

目前,深圳市龙华区及湖北襄阳市的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事件曝光后,相关虚假报告的查询网站一度无法打开,虽然在8月20日后恢复运作,但之前可查询的报告编号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上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