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阴影下的求生之路:一名学生的抗争与绝望

editor

10 月 4, 2025

在中国大陆,校园霸凌事件愈发频繁,受害者多为未成年人,他们在努力维权的过程中往往遭遇二次伤害。一位名叫裴仕璇的高中生,亲历了这种悲剧,他的故事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复杂性和无奈。

裴仕璇来自山东日照,曾是日照一中的优秀学生。然而,由于无法承担学校寒暑假的辅导班费用,他逐渐成为老师针对与侮辱的对象,直至矛盾升级。裴仕璇回忆,在高一暑假时,学校要求参加自愿的文化课和奥数辅导,费用高达三四千元,这对于每月工资仅三四千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个沉重负担。

开学后,他的奥数老师开始对他进行公开嘲讽。一次课堂上,老师询问谁能解出一道题目,裴仕璇举手示意,原以为能得到肯定,结果却被老师无视,并当众讥讽他是“农村小孩”。这种长期的精神压迫让他感到无比痛苦,最终选择不再上课。

2020年4月的一天,裴仕璇在放学途中与奥数老师和教导主任发生激烈争执,冲突中不慎摔倒,头部撞到楼梯上。此后,他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等症状,最终被诊断为运动型失语症和抑郁症。家人对此感到十分焦虑,最初尝试通过中医治疗,后来不得不前往大城市医院就医,但他错过了高考。

出院后,裴仕璇立即向派出所报案,然而警方以缺乏证据为由拒绝立案,学校方面则以保守态度回应。他的父母为他重返校园而不断努力,但学校却建议他休息一年,甚至转校。

裴仕璇在当地论坛发帖讲述自己的遭遇,引发大量关注,然而帖子很快被删除,学校和警方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妥协。无奈之下,他尝试通过信访渠道寻求公正,然而却遭遇更大的挫折,信访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将他登记为重点管控人员,学校的霸凌行为也未受到调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维权之路愈发艰难,最终选择放弃。他在工作中艰难维持生计,尝试打工却屡遭打击,甚至在精神病院遭遇不公待遇。

2023年初,疫情封控解除后,他与家人再次前往北京就医,但在回程中遭遇警方盘问,感到无处可逃。裴仕璇决心寻求庇护,最终获得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签证,但在美国的经历同样充满波折,他在打工中因经济压力和精神状态恶化而遭遇困扰。

尽管经历重重磨难,裴仕璇的抗争并未结束。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对校园霸凌问题的深刻反思。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青少年面临的校园欺凌现象不容忽视,许多受害者在无助中挣扎,亟待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裴仕璇的经历提醒我们,只有面对真相,才能为这些年轻生命带来真正的希望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