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常州市,一名低保老人老丁于4月22日去世,随之而来的丧事费用问题引发热议。根据当地的习俗,村委会要求老丁的干女儿胡女士支付8万元人民币来操办丧事,否则将不予开具死亡证明。
老丁生前是一名68岁的低保户,生活多年来由胡女士照料。胡女士与老丁相识已有二十多年,老丁在生病后多次住院,期间一直由胡女士负责他的生活起居和医疗。然而,当胡女士前往医院申请开具死亡证明时,却被告知由于她与老丁并非直系亲属,无法直接申请。
医院方面表示,开具死亡证明的程序有两种:一是由老丁的姐姐或侄子申请,二是由村委会负责人签字。在亲属未出面的情况下,村委会工作人员建议胡女士联系村里的一名生产队队长。队长表示,只要胡女士按照习俗操办丧事,他们就会协助她开具死亡证明。
4月25日,胡女士在记者陪同下前往村委会了解情况。现场不仅有村委会工作人员,还有老丁的侄子。侄子明确表示不会出面办理死亡证明,认为胡女士既然获得了老丁的房产,就应承担丧事费用。侄子要求胡女士支付费用并由他来操办丧事。
根据村里的习俗,丧事的标准包括宴席、乐队和墓地等,合计费用高达8万元。对此,胡女士表示自己生活拮据,难以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对此事件表达了不满,认为这样的丧事标准过于奢华,尤其对于一名低保户来说。有人质疑村委会的做法,指出在没有直系亲属愿意处理丧事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当尽快为老丁完成火化。
法律专家指出,尽管胡女士已经照顾老丁多年,但她并没有法定义务为老丁操办丧事。对此,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愿意再与相关人员进行协商,以寻找解决方案。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低保户丧事费用标准的广泛讨论,提醒人们关注社会保障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