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关于河北霸州市工人在工地上徒手掰断钢筋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段视频的发布使得人们对该地区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广泛的担忧。尽管官方检测报告显示该批次钢筋合格,但这一事件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据了解,这一事件发生在国蕴城二区的一个大型住宅项目施工现场。根据消息来源,工人们在施工时发现,直径为16毫米的螺纹钢竟然可以被徒手折断。该项目由国企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总建筑面积达到28万平方米。
曾担任包工头的纪先生透露,去年在施工过程中,他便察觉到使用的一批螺纹钢质量存疑,认为其质地过于脆弱,工人们甚至可以轻松将其折断。纪先生表示,自己从事建筑行业多年,第一次遇到如此低质量的钢筋,通常情况下,16毫米的钢筋即使是弯曲也十分困难。他曾向承建单位反馈这一情况,却被告知钢筋的检测结果是合格的。
在纪先生提供的视频中,一名穿着中冶天工工装的工人在短短10秒内顺利掰断了四段钢筋,其中两段被直接折断,另外两段则被明显弯曲。纪先生指出,这位工人虽然年过五十,但掰起钢筋毫不费力。这种情况显示出这批钢筋的质量不一,有的轻易被折断,有的则相对坚韧。
尽管纪先生多次向当地住建局反映问题,却没有得到有效回应。无奈之下,他选择通过网络曝光,希望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从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对此,霸州市住建局发布回应称,已于2024年和2025年分别对该项目钢筋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均符合相关设计及规范要求。
然而,此次官方回应却并未平息公众的疑虑。许多人质疑,开发商送检的样品与实际施工中使用的钢筋并非同一批次,因此检测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有评论指出,质检站往往只对样品负责,现场取样的情况并不普遍,导致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被忽视。
在建筑行业中,层层转包和利润压缩使得偷工减料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建筑安全的深刻反思,呼吁相关部门严格监管,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以保障工人和居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