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关于海南一辆救护车在西藏鸣笛开道的旅游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了广泛的愤怒与讨论。视频中,博主张先生与朋友自驾游至西藏墨脱,途中遇到了一辆标有“经纬航空医疗急救站”的救护车,该车一路鸣笛,其他车辆纷纷主动让路。
然而,当他们到达下一个景点时,惊讶地发现这辆救护车竟然停下拍照,随后又再次拉响警报器,激起了周围车主的疑虑。张先生对此表示,最初他们对救护车让路是出于常识,但没想到这辆车的目的并非紧急急救,而是用作旅游。
在与救护车司机的对峙中,张先生发现车内只坐着三位身着便服的男女,明显不符合急救人员的装束。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张先生最终选择报警处理。警方迅速介入,在路上设卡拦截了这辆救护车,并对其违规使用警报器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视频中可以看到,救护车的标志灯被拆除,相关人员也正接受调查。
墨脱县公安局对此事件进行了回应,确认事件发生在4月12日,并对救护车加装的标志灯具进行了拆除,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罚与教育。5月13日,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发布通报,指出该车隶属于海南经纬航空医疗急救服务有限公司,属于非急救医疗转运车,在墨脱县存在违规行为,已责令其停业整顿,并对所有车辆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这一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许多人纷纷表示,“救护车的警报是生命通道,而非旅游开道器!”还有网友痛斥这种违规行为已成为常态,认为此类人员和机构应被终身禁入救护行业。许多人指出,一些公车私用的情况在社会上屡见不鲜,呼吁加强监管与处罚。
此外,还有网友对处罚措施提出质疑,认为仅仅是口头批评和拆除警灯的处理过于轻微,无法对这种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对救护车使用规范的讨论,也让人们对公车私用现象的关注再次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