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消费者维权浪潮:电信乱扣费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editor

4 月 6, 2025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形势的持续下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日常开支进行精打细算。许多人发现,自己长期以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电信运营商的乱扣费,纷纷选择维权,要求“算总账”。法律专家也提醒消费者,面对消费陷阱,绝不可小觑维权的重要性。

近期,消费者对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投诉激增。据北京理财平台“金融界”数据显示,2月26日,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移动扣费”的投诉超过4.5万条,而到4月4日,这一数字已上升至47,711条。这些投诉中,不少消费者反映,手机在未获知的情况下被自动开通了“夜间流量包”、“视频会员”等增值服务,甚至有人表示,自己累计因这些隐性扣费损失高达3,000元。

在过去30天里,中国移动的投诉量达到7,234件,中国联通的投诉为3,067件,而中国电信则有2,571件。仅在这一平台上,消费者对三大运营商的投诉总数就达到了12,872起。

许多消费者因经济压力而选择了更低价的套餐,但却发现运营商在未告知的情况下,依然继续扣费。例如,来自广东东莞的网友“天线”在11年后才意识到,每月2元的“来电提醒”服务被悄悄扣费,最终成功追回了270元的费用。另一位北京网友则表示,自己每月仅充8元,却突然因被扣除10元的漫游费而欠费,之后还遭到电信骚扰。

在成都,一位公民谢俊彪在发现自己家庭中两部手机的月费被多扣后,开始在微博上反映四川电信的乱扣费问题,却遭遇封帖和限流。他的投诉显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别多扣了64元和39元,累计数百元的隐性费用让他决定采取行动。谢俊彪向记者透露,尽管移动公司已退还部分费用,四川电信的违规操作依然没有得到合理解决。

他在四川电信公司门前举起黑纸抗议,表达对电信公司隐性扣费的愤怒。他认为,电信公司在没有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开通服务,属于消费欺诈。谢俊彪呼吁公安机关对此进行立案调查,并要求电信公司在网络平台上公开道歉。

在这一波维权浪潮中,法律专家李玉清表示,电信公司的行为已涉及欺诈,消费者与运营商之间应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许多消费者在维权时面临重重困难。李玉清指出,随着经济压力加大,电信公司可能会更加频繁地通过隐性扣费来“割韭菜”,而消费者在此过程中则显得无能为力。

独立时评人赖建平分析认为,当前的维权潮反映了民众对经济困境的敏感,大家都在努力挽回自己的损失。他强调,即使是小额的扣费也不应被忽视,消费者应当团结起来,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地制止电信公司的乱象。

这场关于电信乱扣费的维权行动,正逐渐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