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信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私有化提案已获得批准,预计将在3月18日正式撤销上市地位。这一决定标志着融信服务成为又一家主动选择退市的物业公司。
根据最新消息,融信服务早在2024年11月就已透露其控股股东计划通过协议安排将公司私有化。该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股票交易流动性低下、股价持续下滑以及上市平台失去了融资能力。公司指出,当前每日的成交量仅占已发行股份的0.04%至0.05%,如此低的交易量使得股东难以变现其投资,甚至对股价的稳定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融信服务并非孤例。华发物业在2024年5月也宣布了类似的私有化计划,母公司华发股份表示,近年来该公司的股份交易流通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股东在进行大额交易时难以避免对股价造成负面影响。自2017年以来,华发物业的股份交易流量持续低迷,股价也呈现下降趋势,公司因此认为继续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已无实际意义。
华发物业于2024年9月底顺利完成私有化,成为第一家主动退市的物业公司。这一趋势引发了业界关注,许多物业公司在面临流动性不足、融资难题及日益增加的上市成本时,纷纷考虑私有化作为解决方案。
根据业内分析,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和资本市场波动使得多数物业公司的业绩下滑,增长乏力,股价承压,流动性问题日益严峻。数据显示,在65家上市物业公司中,近九成的换手率低于1%。这种情况下,维持上市地位的成本不容小觑,许多公司选择私有化退市成为一种明智的策略。
融信服务在2022年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排行中位列第19位,曾于2021年7月1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月17日收盘,融信服务的股价为0.59港元,总市值为3亿港元。随着物业公司私有化的浪潮逐渐升温,未来将有更多企业采取类似行动,以寻求更为灵活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