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当前政府的对台政策以及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关系仍然处于不确定状态。然而,近期出现的三个关键指标似乎为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的方向和基调提供了一些线索。
这些动态虽未受到广泛关注,但中国外交部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这一反应可能是最具说明性的问题迹象。自1979年《台湾关系法》以来,美国与台湾的关系一直受到该法律的指导。与此同时,美中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和美国对台湾的六项保证也为这一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澄清。“一个中国”政策的概念最早源于1972年美中之间的第一个联合公报,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今,在国务卿马可·卢比奥的指导下,美国国务院开始以新的方式传达三国关系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最近更新了关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概况,不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称呼,而是直接称之为“中国”。这一变化不仅在名称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显示出特朗普政府意在重塑全球称谓的决心。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批评美国“抹黑中国外交政策,鼓吹所谓战略竞争”。
美国国务院的概况指出,未来美国将根据对等和公平的原则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并承诺努力遏制中国的侵略行为,抵制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及网络攻击行为,制止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芬太尼贩运,并推动对中国侵犯人权的行为进行问责。对此,国务院发言人表示:“我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同时也注意到许多人习惯称之为‘中国’。”这一表态旨在向公众传达清晰的信息。
在对台湾的政策方面,美国长期以来承诺不支持台湾独立,这是对中美联合公报的尊重。然而,最近美国国务院更新的“美国与台湾关系”概况中却未再提及此类声明。北京对此反应强烈,中共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这一修改“只会破坏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此外,概况中还新增了一个重要声明:美国将继续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包括在适当情况下成为成员。这一举措可能意味着美国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及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等机构。
有关台湾是否将其官方名称从“中华民国”改为“台湾共和国”的问题,记者向美国国务院询问时尚未得到明确回复。若能够更清晰地区分两个实体,或许能够减轻“哪个中国”的争议,进而缓解紧张局势。
在军事援助方面,尽管美国对外援助的许多领域因审查而停滞不前,但对台湾的军事援助已被列为优先事项并已发放。这些援助中近四分之一用于提升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其中包括Link 16先进战术数据链系统,使台湾的武器系统能够与美国及盟国的作战平台进行有效沟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表示关切,称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援助严重违反了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联合公报。林剑提到的三个联合公报的内容,突显出在如何解读这些文件上存在的分歧。特朗普政府在台海的政策行动已经在国务院的概况和对台军事援助中显现出新的方向,并积极重塑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外交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