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贵州省遵义市的一家新开业理发店因其独特的名字“最高发院”而成为焦点。这家店的宣传语“处理人民的头等大事”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讨论,但也因此遭到当地监管部门的即时干预。
8月14日,理发店在抖音平台发布了开业宣传视频,展示了门前的庆祝花篮和“开业大酬宾”的标语。然而,这个饱含创意的名字和宣传语很快引起了关注。原先生,一位当地居民,表示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使用谐音表达是非常敏感的。他指出:“在美国,类似的命名并不会受到政府的干预,但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下,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被允许的。”
原先生进一步解释道,这个名字似乎在暗讽最高法院,令当局感到不安。他认为,政府害怕民众对其权威的质疑。
根据官方报道,遵义仁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负责人在8月15日亲自前往理发店,要求其立即整改,更换名称并拆除原有招牌。随即,店主在抖音上发布了视频,表示招牌已被拆除,并希望能找到一个既好听又容易记的名字。
另一位市民王先生也对此事发表了看法,他提到中共统治下的语言使用受到严格管控,尤其是敏感词汇和谐音梗。他感叹:“我们国家缺乏法律和规范,当地的执法者往往随心所欲,称其合规与否完全凭个人意愿。”
有律师在社交媒体上指出,虽然企业在选择名称上享有一定自由,但不得使用或变相使用官方组织的名称。像“最高发院”这样的名字显然触犯了这一规定。
有网友对此事件表示了不同看法,称赞这一创意的店名,同时也认为当局对此反应过于敏感,甚至调侃该店名的巧妙构思。无论如何,这一事件无疑让人们对中国的言论自由和创意表达产生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