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一系列“卡脖子”难题,除了高科技产品如芯片和工业软件外,电线电缆这一传统工业领域同样受到影响。电线电缆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然而,今年上半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进口额高达184亿元人民币,显示出关键材料和技术依然被外国企业垄断。
在电缆行业中,尽管中低端线缆的产量严重过剩,业内人士表示,现今这些产品的价格甚至已经低于超市中的粉丝,形成了极大的市场压力。根据“上缆所传媒”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线电缆相关产品的进口总额为184.37亿元,其中特殊线缆和高端线缆的进口金额显著上升,比如航空器、船用点火布线组的增长率达到21.3%,而有接头电导体的增长更是高达34.12%。
尽管中国在电线电缆领域的需求不断增加,但高端材料和技术仍严重依赖进口。江苏省的官方媒体曾指出,尤其是高端阻燃剂、超高压绝缘料等关键材料,现阶段依旧需要依赖外国供应商。数据显示,中国市场的高端线缆市场超过80%被外国企业垄断,而全球超高压海缆材料的垄断者正在减少对中国市场的出口。
此外,中国进口线缆的单价是出口线缆的三倍,2024年上半年,电线电缆的出口单价约为6.64万元/吨,而进口单价则高达20.50万元/吨。高端产品被“卡脖子”的同时,低端产品却面临着严重的市场竞争。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柳林指出,中低端线缆的价格已经降至低于超市粉丝的水平,显示出市场的惨烈竞争。根据线缆信息研究院的报告,近三年内,前十家电缆企业的净利润平均增长率未能超过0.05%,其中还有四家企业的净利润增长为负。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只能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勉强维持经营。
目前,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拥有超过400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和70多家上市公司,行业从业人员超过70万,是电工电器细分行业中最大的领域。预计到2024年,中国线缆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然而,行业的未来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