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寒冬:教师与公务员收入骤降,抗议声不断

editor

5 月 12, 2025

在中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收入不断下滑,各行业纷纷面临减薪和裁员的困境。最近,多地出现了教师和公务员工资被拖欠、津贴削减的现象,尤其是在河南、山东和广东等省份,许多基层公务员的收入已被压缩至仅剩“基本工资”,并常常延迟发放,这引发了不满情绪的蔓延。

在河南省郑州市,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延迟发放,公务员也只领到基本工资,不再享有各类津贴。一位退休教师贾灵敏指出,财政紧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她表示,自去年起,很多公务员就开始抱怨工资仅剩基本部分,福利的取消使得他们的收入大幅缩水,基本工资仅约3000元。

贾灵敏分析认为,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与土地出让收入骤减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密切相关。随着土地财政的衰退,各地政府的财政状况普遍紧张。在小红书的讨论中,不少教师反映工资拖欠现象严重,绩效考核和班主任费也面临延期发放的困扰。

在山东,居民李霞证实,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都受到拖延,乡镇和居委会一级的基层公务员月薪本为5000元,但现在往往只发放3000至4000元。她提到,许多地方的工资发放情况愈发严峻,拖延情况时有发生。

在广东东莞,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张诚表示,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拖欠工资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他指出,经济形势的恶化让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许多企业的年薪大幅缩水。

此外,自美中贸易战以来,外贸企业的订单骤停,导致许多企业被迫停工,薪资拖欠和工人抗议事件频发。近期,生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因工资被拖欠而举行罢工,要求支付自2024年以来未发的薪资。员工的不满情绪在连续几个月未发工资后达到了顶点,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行动。

近年来,中国经济形势愈发严峻,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企业倒闭、员工降薪、拖欠工资已成为普遍现象。多位来自不同地区的从业者在采访中分享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山东的私营企业员工石先生表示,工资拖欠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工厂甚至几个月未发工资。而在四川,一位打工人王先生则表示,自己只能通过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在江苏昆山,经济状况的恶化导致大批台资企业关闭或迁移,人口迅速流失,进一步加重了当地的经济压力。此外,云南昆明的一些区级机关单位也开始出现连续数月未足额发放工资的情况,津贴和加班费几乎全部取消。

中国经济的寒冬让无数民众遭殃,基层公务员和教师的收入被迫缩水,抗议声不断,反映出社会矛盾日渐加剧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