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贸易战加剧和两国关系恶化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正在加强对在美中国科学家的国家安全审查,导致一批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国。近期,一位知名企业家公开表示,因担心间谍风险,决心“绝不用海归派”。专家指出,尽管中共以经济利益吸引科学家,但这些人在未来也可能成为整肃的目标。
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美国两党对中共窃取美国知识产权的担忧日益加深。川普政府重新上台后,已加强了对中国科学家和学生的审查,2月签署的备忘录旨在抵御中共带来的国家安全威胁,这一政策沿袭了川普第一任期时的“中国行动”计划。
美国司法部于2018年推出的“中国行动”旨在打击中共间谍活动,保护美国技术不被窃取。随着局势的发展,部分共和党国会议员已提议重新启动在拜登政府任内终止的“中国行动”,并限制中国公民获得美国学生签证和进入国家实验室的资格。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近期以国家安全理由,要求六所大学提供STEM领域的中国学生完整名单。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印地安纳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王晓峰于上月底被学校解雇,且其住所遭到联邦调查局(FBI)的搜索,原因是学校对其与中国未公开合作关系的调查。而王晓峰的妻子马念丽同样遭到解雇,两人均为中国公民,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
在美国强化国安审查的潮流中,许多在美的中国科学家感到不安。曾代理“中国行动”调查案件的律师表示,过去两个月,执法机关对中国籍或华裔科学家的询问显著增加,主要聚焦于他们与中国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专家认为,在美国严控科技流出的背景下,中共则通过“民族主义”吸引在美华人科学家回国,这可能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的研究员指出,虽然中共确实可能派人进行科技间谍活动,但大多数在美科学家是因为追求自由和创新的科研环境而选择留在美国。她认为,美国因担忧中共威胁其科技霸权,开始加强对中国科技流出的管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共则以丰厚的资金吸引外国学者,自去年以来已有数十名顶尖中国科学家回国,主要集中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香港媒体近日报道,81岁的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微半导体创始人尹志尧,最近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此外,普渡大学教授陈敏也于4月初回国,加入中国新成立的大学。
在美的中国科学家面临回国的诱惑,但也要警惕中共对海归派的怀疑。珠海格力电器的董事长董明珠近日在讨论人才培养时表示,绝不欢迎海归派,因其中可能有间谍,这番言论引发热议。专家指出,董明珠的言论反映了中共对海归学者的不信任。
在此背景下,旅澳学者袁红冰表示,中共对海归的态度分为两类:公派留学人员与自费留学的怀疑态度。中共在历史上对知识分子的压迫让人不禁担忧,许多科学家在面临政治压力时,往往成为整肃的对象。
尽管在美的中国科学家可能觉得受到严格审查,但他们必须意识到,中共政权的本质并未改变。在缺乏学术自由的环境下,科学家不仅要接受政治指导,还需参与政治学习,难以专注于研究工作。历史的教训警示着这些科学家,在中共的重赏之下,盲目回国或许并非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