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市场遭遇寒冬:茅台镇中小酒企接连停产,价格暴跌引发行业变革

editor

3 月 5, 2025

近年来,中国白酒市场持续低迷,尤其是茅台镇的酱酒生产区更是面临严峻挑战。据悉,该地区约70%的中小酒企已停止生产,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酱酒原酒的市场价格也急剧下滑,目前每斤(500克)已跌至30元人民币以下,这与几年前的高价形成鲜明对比。

在茅台镇,从遵义到镇中心的沿途,曾经矗立的广告牌如今变得稀稀落落,五公里才能见到一个广告。镇上的酒铺也显得格外冷清,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一位当地知名酒企的负责人透露,今年以来,周边地区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许多招商经理甚至转行做网约车,显示出市场的萧条。

中小酒厂的生存面临困境。由于资金实力不足,这些酒企往往只能依靠大厂的订单进行生产,一旦启动生产线,资金压力使得他们无法轻易停产。这导致许多酒厂被迫停工,失去了市场竞争的机会。

与此同时,茅台镇的酱香白酒价格也经历了剧烈的波动。某酒企老板表示,坤沙酱酒的成交价已降至30元以下,而在数年前,同类产品的价格高达200元。资深行业分析师指出,面对这一价格崩溃的局面,中小酒厂的未来变得岌岌可危,许多企业可能会在这场变革中退出市场。

新兴大企业的技术进步也给中小酒厂带来了压力。一些新建的酒厂利用现代技术,能够一次性处理大量粮食,年产量可达到2万多吨,远超传统生产能力。这种技术优势进一步压缩了中小酒厂的生存空间。

自去年以来,中国白酒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传统的销售旺季如中秋节和春节的业绩也未能如预期。更有甚者,节后出现了零售价格低于出厂价的现象,导致多家酒企不得不实施“休克疗法”,暂停供货以稳定市场。

根据报道,自2025年初以来,超过十家知名酒企已发布停货通知,涵盖从高端到中端的多个产品线。这一现象反映了白酒市场严重的内卷局面:一方面是产能过剩,2024年茅台和五粮液的基酒产能增长远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消费逐年萎缩,低价酒的销量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有网民表示,白酒市场的状况折射出中国经济的现实。一位网友认为,财富两极分化加剧,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有限,而作为消费主力的中产阶级却逐渐陷入困境,影响的不仅是白酒行业,整个实体经济也面临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