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多地遭遇雷雨天气,气象部门统计显示,截至4月11日早上6时,雷电活动频繁,一夜之间超过6000次。这场突如其来的雷暴天气导致众多民众出现了“雷暴哮喘”症状,市内的急救医院人流如潮,急诊科人满为患。
据报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4月11日凌晨短短4小时内接诊了310名“雷暴哮喘”患者,重庆市中医院急救室同样接收了超过120名相关病人。患者们在雷声轰鸣中,呼吸困难的状况愈发严重,不得不前往医院就医。
何女士,居住在重庆江北区,因长期鼻炎而饱受困扰。在雷雨来袭的夜晚,她突然感到咳嗽加剧,呼吸愈发困难,最终选择前往医院急诊。经过检查,医生确认她的症状是由于雷暴天气引发的急性呼吸道反应。
重庆市中医院急诊ICU南桥寺院部主任罗真春解释,凌晨1点到4点期间,该院急诊科接收了120多名“雷暴哮喘”患者。罗主任指出,“雷暴哮喘”是由于雷暴天气造成的空气强对流,导致空气中粉尘和花粉等悬浮物浓度急剧增加,吸入后引发呼吸道不适。
重医附一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赵林补充说,雷暴前的冷空气和强风会将花粉和霉菌颗粒带入云层。在云层中,水分和闪电会使这些颗粒破裂,释放出更小的微粒,这些微粒更易被人吸入,进而引发“雷暴哮喘”。据悉,季节性花粉过敏是导致雷暴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显示,雷暴哮喘患者中有高达60%至99%的人曾患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与此同时,山西省也受到强风天气的影响,许多市民纷纷采取沿海防台的做法,用胶纸在玻璃门窗上贴上“米”字形状以防风。由于需求激增,大同市的胶带销量暴涨,商家和网店纷纷表示供货紧张。
此次雷暴天气的影响不仅使重庆的医疗系统面临挑战,也引发了公众对气候变化和健康风险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