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走低,就业市场的状况也愈发严峻,失业率持续攀升,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失业率维持在高位。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7月份,城镇中不包括在校生的16至24岁劳动力失业率达到了17.8%,这是自2024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8月19日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7月份这一年轻劳动力群体的失业率相比于6月份上升了3.3个百分点,较2024年同期也增加了0.7个百分点,成为统计口径调整后次高的记录。此外,25至29岁劳动力的失业率也小幅上升至6.9%,而30至59岁劳动力的失业率则略微下降至3.9%,与去年同期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8月15日,国家统计局还指出,7月份全国城镇的整体调查失业率上升至5.2%,同样创下了四个月来的新高。不过,官方的数据常常被质疑,因其可能隐瞒了更为严峻的现实情况。
在6月份,中国统计局曾公布青年失业率达到了21.3%,而在8月15日却宣布将暂停发布青年失业相关的数据,引发外界对数据透明度的广泛讨论。2024年1月17日,统计局对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宣布2023年12月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而不包括在校生的各年龄段失业率分别为14.9%、6.1%和3.9%。
这是自2023年8月因“优化”劳动力调查统计而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数据以来,首次重新发布16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北京大学副教授张丹丹曾指出,如果将约1600万名处于“躺平”状态、啃老等不从事工作的年轻人视为失业者,2023年3月份青年的实际失业率可能高达46.5%,远超官方公布的19.7%。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青年就业市场的严峻现实,呼吁社会对这一现象给予更多关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