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上市公司世名科技的董事长兼总裁陆勇因涉及其参股企业江苏半步堂置业有限公司,被江苏省启东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这一事件标志着2025年以来多起上市公司高管被查案件中的最新一例,迅速在市场和企业界引发了一阵恐慌。
据悉,继“远洋捕捞”行动之后,中共各地政府近期频繁对“近海捕捞”进行整治,上半年已经发生十多起大型公司主管被留置的事件。世名科技在7月28日晚间发布公告,强调陆勇的留置与公司无关,属于其个人事务,且公司运营正常。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这一事件并非孤立,而是当前中国民营经济面临的严峻环境的缩影。南京制造业企业主王勇(化名)表示,地方财政紧张和反腐高压的背景下,许多民营企业在初期建设或运营时通过“非正式方式”与地方政府建立了联系,这些“历史遗留”逐渐成为调查的重点。
王勇透露,企业在建厂初期需要打通各种关系,与税务和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因此请客送礼几乎演变为潜规则。如今,这些行为却成为了惩罚的依据,许多企业若没有官方背景,生存变得异常艰难。
陆勇现年51岁,毕业于东南大学,曾参与多家新能源和文化企业的管理。2024年2月,他通过旗下公司以约6.5亿元的价格获得世名科技控股权,并出任董事长。没想到不到一年,便因留置事件震惊市场。
此外,浙江的私企老板康源(化名)表示,近年来江苏、苏州、无锡等地已经有多位民营企业家被带走协查,其中不乏他的朋友。他提到,许多被调查的人被控偷漏税、非法交易,或与地方融资平台有关联。为了规避风险,他已将大部分工厂迁往东南亚,仅保留一家在国内。他说道:“现在媒体报道的只是上市公司,更多小企业老板出事根本没人报,很多人正考虑移民或转移资产。”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2025年初以来,至少有15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其实际控制人或高管被实施留置调查。大多数公告以“协助调查”或“个人原因”表述,鲜有像世名科技那样明确披露涉案企业的情况。例如,ST中程和新里程等公司也因信息披露违规或董事长被调查而引发关注。
有媒体报道,自2025年初以来,已有5名被留置的高管在压力下选择了轻生。财经研究人士陈阳(化名)表示,陆勇事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许多民营企业家早年依靠房地产或关联融资平台起家,留下了不少合规隐患。尽管他们如今转型投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国家鼓励的领域,但监管机构并不会因此放松对过往的审查。
陈阳指出,在地方财政紧张、反腐高压的情况下,许多实际控制人成为重点排查对象。这种“近海捕捞”的模式可能使企业主面临更大的风险。
陆勇事件迅速引发社交媒体热议,多个相关话题词条被屏蔽,但在雪球、知乎、脉脉等平台上仍可见大量讨论。一些网民调侃称:“年报还没出,留置通知先到。”还有人讽刺陆勇参股企业“半步堂”的名字,称其“一步不到,直接进了纪委大堂”。
部分投资者对此表示担忧,评论区充满了对未来投资环境的不安。有评论写道:“花6亿多接盘不到一年,说查就查,谁还敢投民企?”“国企不买,民企也不敢碰,市场还怎么投?”
多位企业界人士认为,如果类似的“留置潮”持续蔓延,将对本已承受压力的民营经济造成长期的信心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