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的TikTok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形式相似的中国卖家广告视频,吸引了许多用户的关注。这些网红以卖家的身份,使用英语推广称,众多知名品牌的商品实际上是在中国的代工厂生产,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从中国采购,以避免美国政府施加的高额关税。
在这些视频中,卖家们以工厂工作人员的身份现身,主要针对法国和意大利的奢侈品牌,如爱马仕、路易威登和香奈儿等。例如,一段视频中,一名男子自信地站在多个“柏金包”前,宣称这是许多高级品牌的OEM工厂,并鼓励观众直接联系他们购买,声称提供的价格令人难以置信。这段视频虽迅速引发热议,却也随即被平台下架。
另一个视频中,一名女子介绍位于中国义乌的批发市场,宣称知名品牌Lululemon的产品正是在这里生产,并表示消费者只需花费5至6美元,就能购买到原本售价98美元的Lululemon紧身裤。这些视频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网购平台敦煌网和淘宝在美国应用商店的下载量。
然而,Lululemon公司迅速对此做出澄清,强调并未与视频中提到的制造商合作,并提醒消费者警惕仿冒产品的风险。专家指出,这种现象可能是新型的以次充好的销售手法,同时也反映了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下,消费者的不安情绪正被一些商家利用。
法国媒体对这些视频进行了调查,发现它们在上传时间、内容和形式上高度一致,似乎是有组织的宣传行为。爱马仕也向媒体重申,其所有皮革制品均在法国生产,并提供相关文件作为证明。路易威登则在官网上说明,其皮革产品均在欧美制造。
随着美国政府即将取消对低于800美元小包裹的关税豁免,这种直接下单模式可能会受到冲击。根据新政策,从5月2日至6月1日入境的邮政包裹将被征收100美元的费用,而6月1日之后的包裹每件将被征收200美元。这一变化令许多依赖于小包裹贸易的中国商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美国经济学者指出,尽管某些商家试图通过TikTok等平台进行所谓的数字走私,以躲避关税,但这种方式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且不具备可持续性。法国商学院教授分析认为,目前的市场状况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正在被一些商家利用,借以吸引消费者。
总而言之,尽管中国商家通过TikTok平台的广告视频试图打破关税壁垒,带来更便宜的商品选择,但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的不仅是奢侈品的真相,还有中美贸易战的复杂局势,值得消费者和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