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国安行动波及家庭,郭凤仪父兄据指涉资金协助遭起诉

editor

5 月 2, 2025

郭凤仪的家属近日遭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以《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拘捕,事件再度引发对政治案件家庭牵连的关注。国安处于4月30日在将军澳拘捕两名男子,分别为68岁及35岁,据报为流亡美国的香港民主委员会执行总监郭凤仪的父亲及兄长。警方指两人涉嫌违反条例第90(2)(b)条及《刑事罪行条例》第159G条,意图处理郭凤仪在港的资金资产。

消息指出,郭父曾赴海外与郭凤仪见面,返港后被指协助处理一份保单的现金结馀,涉及约10万港元,并提交多份载有双方签名的文件至保险公司。警方怀疑其中涉及职权滥用,因郭兄在相关保险公司任职。国安处已对郭父正式提出控罪,案件于5月2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郭兄则获准保释候查。

此案为国安处首次引用《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中有关「处理指明潜逃者资金」的条文进行拘捕与起诉,标誌着对潜逃者财务网络的打击进一步升级。警方强调,处理潜逃者资产属严重罪行,最高可判7年徒刑,呼吁公众切勿以身试法。

从司法执法到政治讯号:法律工具的扩张性运用

针对郭凤仪亲属的拘捕,无疑传递出强烈的讯号:即使身处海外的异见人士,仍难以完全脱离国内法律的影响;而其家人亦可能因金钱往来或私人联繫,遭到司法制裁,在过去数年间,香港的国家安全法律已多次被国际社会质疑其界线模糊、适用范围过广。今次将行动触角延伸至异见人士的家庭成员,或将产生寒蝉效应,使身处海外的港人更为谨慎,甚至进一步削弱其家庭支持网络。

郭凤仪其人:从学运领袖到「国安通缉犯」

郭凤仪自2019年起,活跃于国际人权与香港议题,在美国纽约及华盛顿成立及参与多个倡议组织,包括「Hong Kong Student Advocacy Group at NYU」与华盛顿「香港民主委员会」(HKDC)。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期间,多次以HKDC执行总监身份赴美国国会游说,促请华府就香港人权状况採取政策行动。

2023年,香港警方将其列入首波国安通缉名单之一,并于2024年底将其纳入《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下的「指明潜逃者」,随后施行资产冻结、撤销护照、限制不动产交易等措施。

然而,即便面对通缉与压力,郭凤仪仍持续在海外推动与香港相关的人权倡议,坚持以非暴力方式争取言论自由与民主制度的延续。

法治与政治之间:模糊界线下的代价

香港政府在落实国安法律方面的手段日趋强化,对潜逃者的打击从公开通缉,扩展至经济封锁及家庭网络,反对者则批评,这类行动将法律工具化,形成变相政治报復,损害基本人权。

在此案中,无论最终司法结果如何,警方选择逮捕潜逃者的亲属,无疑将进一步引起社会对于「国安执法界限」的深层关注:法律是否仍聚焦于具体犯罪行为?还是已成为政治威慑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