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日报

最新工商动态,权威新闻报道

中共“以旧换新”政策再升级,股市反应冷淡,消费者信心堪忧

editor

1 月 9, 2025

在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共政府于周三宣布升级“以旧换新”政策,以期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尽管政策力度加大,股市却未能因此回暖,反而出现下跌。

此次政策的发布标志着家电产品的可换新类别从去年的8类增加至12类,新纳入的产品包括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和电饭煲。此外,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及排量在2.0升及以下的燃油车,可分别获得2万元和1.5万元的补贴。售价低于6000元的手机和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也能享受15%的补贴。

然而,尽管政策看似积极,A股和港股市场的反应却并不令人乐观。沪深300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在消息发布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中国消费电子股指数一度跌幅高达3.2%。业内分析认为,尽管有关“以旧换新”的新闻频繁出现,市场整体反响却相对平淡,受益公司的未来业绩可能未必得到实质性提升,甚至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后果。

自2024年3月启动的“以旧换新”政策,主要依赖地方政府推进,但效果甚微。中共财政部在8月份拨出约1500亿元用于刺激家电、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等商品的更新换代。尽管商务部官员声称去年活动取得了积极效果,但从CPI、PPI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来看,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速从0.4%降至0.2%,PPI持续20个月为负,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则在短暂回暖后迅速下滑。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专家指出,中国经济仍面临产品过剩的困境,继续加码“以旧换新”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

此外,上市家电企业的利润也未因政策而得到提振,反而出现下滑。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家用电器行业的利润规模约为905.2亿元,增速明显回落,多个品类的销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分析人士指出,“以旧换新”政策可能会对未来的耐用品消费产生抑制作用,早期的消费热潮往往会导致后续的需求疲软。一些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补贴政策实施后,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甚至出现了“骗补”和“套补”等现象。

具体案例显示,某电商平台的电脑在补贴政策发布后,价格反而上涨200至400元,一些实体店则强制消费者购买套餐才能享受补贴。湖北省商务厅也曾因违规行为取消了多家参与“以旧换新”政策的企业资格。

在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政策的短期刺激效果能否转化为长期的经济复苏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