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于5月20日宣布下调多款存款产品的利率。这一举措包括了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令人关注的是,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以下。
具体而言,建设银行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了5个基点,现为0.05%。定期整存整取的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和两年期利率则下调了15个基点,分别调整为0.65%、0.85%、0.95%和1.05%。对于三年期和五年期产品,利率下降了25个基点,降至1.25%和1.3%。此外,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也降至0.3%。
这一轮降息并非孤立事件,早在今年4月,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相继下调了存款利率。此次国有银行的加入,标志着降息潮的进一步蔓延。
与此同时,招商银行的存款利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活期利率同样降至0.05%;定期整存整取产品的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和两年期利率也分别下调至0.65%、0.85%、0.95%和1.05%。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降至1.25%和1.3%,7天期通知存款同样下调至0.3%。
根据不完全统计,自4月份以来,已有近20家银行下调了部分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主要集中在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存款产品,调降后,多数银行的存款利率已低于2%。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降低负债端成本是银行主动调降存款利率的主要原因。
最新数据显示,至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的净息差已降至1.52%,创历史新低。广发证券的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指出,美国的关税政策对经济基本面产生了影响,预计央行可能会采取降准降息的措施,但仍需关注汇率和长期利率下行带来的金融风险。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柳荣预计,未来银行业的净息差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许多网民表达了对经济形势的担忧。有网友指出,尽管银行降息,民众因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态度而不愿消费,存款意愿反而增强。
一些网民提到,根据日本的“失去三十年”的经验,单纯通过降低利率并无法改善需求低迷和经济疲软,提升民众收入和预期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