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下行,金融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4年,中国共注销了199家中小银行,数量之多远超2021年至2023年期间的总和。这些被注销的银行主要以农村金融机构为主,其中包括36家信用社、56家农商行、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100家村镇银行,显示出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在六大国有银行中,除了农业银行外,其余银行的线下分行数量均在减少,2024年的合计减少幅度接近361家。台湾南华大学的教授指出,中国金融体系正面临多重压力,经济增长的放缓与房地产危机的持续发酵,使得银行系统的风险迅速上升。他提到,房地产抵押品价值的缩水导致不良贷款激增,中小银行首当其冲,国有银行的利润也出现下滑,核心资本充足率面临严峻考验。
在这个背景下,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倒闭潮,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中小型机构的生存状况堪忧。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当地金融生态,也反映出整体银行业经营压力的加大。专家警告,未来几年,银行系统将继续承压,房地产危机与银行的脆弱性依然是最大的隐患。
与此同时,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也遭遇重创,42家A股上市券商的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降了27.4%。2024年,A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数量大幅减少,仅为100家,募资总额更是较去年锐减81.11%。这种萎缩直接拖累了券商的收入,尤其是一些头部券商,收入降幅显著。
分析人士指出,券商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中共政府为了维稳股市限制交易和减持,导致券商佣金大幅缩水;其次,证监会的政策指导减少了IPO的发行,从而进一步压制了市场供给。这种情况下,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几乎无法维持。
更为复杂的是,在美中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危机愈发突出。随着关税的不断上升,双边贸易额锐减,产业链重构加速,这些因素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业造成了多方面的压力。专家指出,经济的持续下滑叠加贸易战的影响,已严重打击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发动机,金融行业成为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领域之一。
在经历了一轮紧张的贸易谈判后,美中双方于近期达成了初步共识,计划在90天内大幅降低关税。这一进展虽令人振奋,但专家们警告,出口的急剧下降和产业链的崩溃,已将中共推向了谈判桌,反映出其经济压力已接近临界点。
在这个动荡的时刻,中国的金融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仍不明朗。